MIT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Bootcamp2015 family
分享,会让赋予有价值的事物更大的价值,这是这个读本《于无声处2015》诞生的原因。
看到这个题目,先别说话,我懂的:“即使你不在创业,你身边总会有在创业的人。”你可能对创业这两个字已经感到厌烦。
在今天,我的同学们这样翻译这个词汇:
一种要求他人为自己吹的牛买单的行为。通常包含若干活跃的年轻人为一个不知所云的产品虚张声势,在一场形式大于内容的发布会后销声匿迹。整个过程常常伴有一夜暴富的假象和瞬间死亡的收场。
例句:
“同学你好,这是我们的创业项目,请扫一下微信二维码。”
“今日推送:《在创业前你必须知道的10个秘密》”
95后的同学们其实是相当理智的一伙人,当他们听说身边的人在创业的时候,会轻轻蹙眉微笑,表示可惜,然后继续去完成自己的功课。他们明白这样的道理:在我们国家可以预见的未来,通过创业是基本不可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多数又累又穷的创业者过的真的不如上班族。
你可能会问:“你看国家这两年一给出了各种创业政策鼓励,正是创业的好时机啊!”
我的朋友们会说:“呵呵,真正创业的好时机是不会有人通知你的。”
工科的小伙伴们就是介么理智,我当然也不例外。直到......(翻页)
直到今天,我仍然理智而悲观的对待创业:“我在2014年做足了各种准备,投身到了这个有大概率失败的浪潮中。”(没有戏剧性转折)
由于我现在还在不要失败的太难看的路上不断折腾,因此没什么资格对以上的创业认知做反驳,但是这不阻碍我去了解世界上相对先进的创业观念和方法。
如果你本能的排斥创业这件事,也不推荐你错过这篇文章。工科背景的我和你一样讨厌浮夸的创业概念,但是作为工程师的你,有朝一日也许会有了自己的产品和公司,下面提到的一些观念对于想要经营一家成熟公司的你肯定有所帮助,何况这些思想是来自伟大工程师的摇篮:MIT。
一个星期的创业课程
第一个问题:创业可以学吗。
负责任的来说,创业不能学。
不存在按照成功创业团队的成长轨迹一路模仿过来就能成功的事,第一有太多变量复制不来,第二市场不会接受完全的抄袭者。
那你上的什么创业课程?
我学习的又不是成功学课程。
创业课程学习的是如何用有效的手段去经营初创公司,本质上和管理学院的学习很接近,不同点在于创业课程是专门为创业公司这种新的公司形式和其对应的市场需求设计的。
创业课程这个概念并不新鲜:
来自Y combinator在斯坦福的创业公开课:
来自清华经管的创业课程:
http://www.xuetangx.com/courses/course-v1:TsinghuaX+00510888X_2015_T2+2015_T2/about
来自麻省理工的创业101系列课程:
https://www.edx.org/course/entrepreneurship-101-who-customer-mitx-15-390-1x-0#.VKE4XADs
以上每门课都会给出自己的对创业的基本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能够获得到达MIT学习创业的机会,也是多亏了在edX上学习了来自麻省理工的这门创业课程。
entrepreneurship-101 创业101课程,是由麻省理工salon管理学院推成的一门课程,它来源于一本名为《disciplined entrepreneurship 24steps to successful startup》的创业书
起先有线下课程,之后被搬到了edX线上教育平台上。课程要求你除了完成视频内容外,还要按照课程的要求完成一份创业企划书。创业企划书如果特别赞,还能参加企划书的比赛,获胜的人能够到MIT参加线下训练营。
在这个大方向的引导下,我就一步一步做下去,计划书完成后还再今年6月上线了这个创业计企划书的产品
这就是我们的项目啦~
今年七月得到通知,入选了2015年的MIT global entrepreneur bootcamp.八月份就来现场学习了。
那么具体现场的状态是怎样的?
上午上课,下午讲座,晚上是项目时间。
为了学以致用,bootcamp现场还把我们组九个队,用一周的时间来把一个基础的概念,变成一个可以向硅谷的资深投资者寻求金融支持的完整企划书。
如果你参加过startup weekend的话,你可能会立马理解我的意思了。现场组队,48小时从点子到demoday的pitch。上课之余要和队友们一起做修炼出一套项目演讲,这就是所谓的项目时间了。
其实听起来挺蠢萌的,而且有点简单的样子,我一开始也是这么觉得的。但是当你和一群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人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候,就会立即意识到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
这里有趣的故事我会放在工作流程里面说,有个高级的词汇来描述合作,叫团队动态team dynamic。
在这个六人小组里,我担任了用户调研、产品设计、和演讲视觉展示(做幻灯片的。)
一周之后我们的团队在经历了两度悬崖勒马,无数险阻后,还是在demoday杀入了3/9的决赛,最终得到了团队第二名的成绩。然后全体成员去游艇上耍耍耍,我苦涩的搭乘飞机回来军训。
这就是这次创业课程的概要,如果你也想要参加bootcamp,请直接开始学习selfpased的创业101课程,没准一段新的旅程会就此展开。
全球创业者都在想什么
通过调查问卷和实际的采访,我从59名老师加学生里找出了大家正在从事的创业项目所在的领域。由于参加bootcamp的各位是真的来全世界,你可以从这里大致的体会到目前世界上的创业版图是什么样的。
我个人从事的项目是教育和社交结合的,从我个人角度来说,bootcamp不仅没有让我放弃这个稚嫩的想法, 我通过在MIT的学习,强化了自己的思维,武装了自己的手段。到今天,我每天都在开心的运营着自己的创业公司,带着原来没有的一点点利润和比原来少得多的问题,每天都活在激情里。
因此还是使劲感谢bootcamp,除了让人醍醐灌顶的课程,精彩纷呈的讲座,还有围绕着我的来自世界上的领袖青年,你们夜以继日的制造着非同凡响,这对一个正在建立世界观的少年来说,太重要了。
一份浓缩的创业团队工作经验分享
一周之内团队如何建立
首先,我们做了几个团队游戏,来增进大家的友谊,一个是棉花糖挑战(关于棉花糖挑战请看视频)
一个是Scavenger hunt.接下来是正式的分组。
参加bootcamp的每个同学都是带着自己的项目来的,如何让一群“心怀鬼胎”的创业者重新组队并且为新的项目贡献力量呢?我们玩了这样一个游戏:speed dating
将会唱的所有人打散,大家站起来互相做一分钟演讲,你讲一分钟,我讲一分钟,然后有一分钟时间两个人一起商量怎么分7分,如果没有结果,那两个人都是零分。
这是一个验证项目实力、创始人口才和判断能力的好游戏,五轮下来,有一些项目很自然的脱颖而出。我拿着一个平庸的评价,并没有获得走上演讲台向大家表达想法的机会。
讲台上的9个同学很开心的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想法,最后在教室的三面白板墙壁上留下了团队的位置。其他同学可以自己另外建立团队,也可以加入现有的团队。
团队里的大家都是什么样的人?
我最终加入了澳洲小哥团队,本团队想要创业的领域是主动的抑郁症干预。这个六人小组里有一个香港创投背景的同学,一个澳洲的应用开发者,一个纽约的网络工程师,一个印度的软件工程师,一个美国的基础设施工程师,还有一个我。从团队构成的角度看,我们有了负责财务的专家,负责调研和开发的工程师,还有负责用户体验和设计的我,各个部分都有负责人了,这个团队看起来还是不错的。
团队成员在整个过程中都非常坚定的维护着自己的角色,尽量的将不同的分工留个合适的人去完成。这种大公司的合作道德其实优缺点并存,好处在于当大家都对项目前景非常明了的时候,推进速度快得惊人。如果有人对项目不是很清楚,整个团队就像是掉了链子的自行车,寸步难行。
我们从课堂内容上了解到,创业团队人员里有三个不可或缺的构成成分,Hustler,Hacker,Hipster,
Hustler:项目领导者,财务负责
Hacker:调研开发,工程实现
Hipster:用户研究和设计
请猜团队里大家扮演的角色😄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后面的fighting更精彩哟
在MIT学习创业 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