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完了余华的著作《活着》,心情随着主人翁富贵坎坷一生而起伏,愤怒,悲伤,心痛,最后平静。
当看到:有庆的小身体躺在上面,又瘦又小,身上穿的是家珍最后给他做的衣服,我泪目了,当看到:家珍在床上说“春生,你要活着”,我泪目了。当看到二喜跪在医生前哭喊:“医生,救救凤霞,我要凤霞。”,我泪目了……其实无论你是多么铁石心肠的人,看了都会潸然泪下。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被译为多国文字,余华用朴实,通俗,冷漠的语言写大环境下小人物的人生悲观,无奈,坚强乐观。余华先生是弃医从文的作家,像鲁迅,郭沫若一样。他们的文章就像拿手术刀医生破开现实摆在你面前,让你不忍直视。
《活着》以主人公福贵自叙的方式将自己的人生,年轻时的他是荒诞不堪,吃喝嫖赌样样不落的二流子,地主富二代,他活着的目的是如何好好游戏人生,如何通过赌博赢回他爹比他爷手里少的地。
富贵的媳妇叫家珍,那真是家里的“珍宝”,好媳妇的楷模,无论什么富贵是荒唐(逛完窑子还带着妓女向他岳父请安)糟蹋她(珍怀着七个月大的儿子下跪要她不赌了,他还恶语相向,让她独自回来)落魄,富贵,贫穷,她始终包容他,接纳她,余华把封建社会下隐忍,善良,勤劳的女性描写的如此完美,用富贵自己的话说“家珍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干干净净,死后一点是非都没留下,不像村里有些女人,死了还有人说闲话。”
富贵最后赌博赔光了家产。他爹被他气死了,他媳妇也被他岳父八抬大轿接了回去。福贵除了他娘和四岁的女儿,变得一无所有。但不学无术的富贵没有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他建了一间草屋,换上麻衣,下地种田,这时候她活着的目的是养活母亲及女儿,等待着妻子。半年过后,他妻子家珍带着半岁的儿子回来了。
贫贱夫妻百事哀,欣慰的是家珍甘愿与他同甘共苦,一起撑起家。可福贵在母亲生病找大夫时。被一个国民党的连长强行抓去当壮丁两年,在血雨腥风,死人堆的日子里,富贵活着的目的就是要活着见到家人:“我是一遍遍想着自己的家,想想凤霞抱着有庆坐在门口,想想我娘和家珍。”
战争结束富贵贵等幸存者被放他回家。他的母亲病死,女儿凤霞聋哑,儿子有庆完全不认识他。福贵经历了土改,人民公社化运动,大炼钢铁,又遇上了荒年,家珍又得了软骨病,富贵活着的目的就是想让家人好好活着,可命运要多残酷有多残酷,懂事善良的孩子有庆给产子大出血的女校长输血被抽干了血而死。福贵本打算找人拼命,可校长的丈夫是和他当年一起枪林弹雨的春生,他之后独自默默的埋了有庆。
中年的福贵只剩下了凤霞一个女儿。凤霞和二喜结了婚也算了福贵和家珍的心结。凤霞怀了孕,家珍的病也好转了。读到这,读者都会想到终于苦尽甘来,可凤霞却难产而死,家珍活了这么些年,跟福贵受了这么多苦,在女儿死后终于熬到了头。
最后福贵和二喜一起抚养着女儿的儿子苦根,这时苦根是富贵活着的目的,二喜为了儿子拼命工作,却在工地上丢了命。苦根就靠福贵一人拉扯到七岁,可苦根本就是个命苦的娃,福贵的一时倏忽让苦根丢了命。
身边的亲人一个接一个由福贵亲手埋葬,福贵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虽然说富贵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我觉得他是为亲人而活着,到最后虽然与老牛为伴而活着,但牛是孙子苦根活着时的盼望。
福贵的一生经历了中国近代最动荡的时期,从福贵的一生可以反映出那个年代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在福贵的身上悲剧总是接憧而至,悲痛压抑的令人无法喘息。在经历大起大落后福贵的生活趋于平静,在失去所有亲人后,他的生活本应是孤独的,可他并不寂寞,他从未被悲惨命运击倒。
福贵的精神意志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从作者开头写到“我怕它知道只有自己在耕田,就多叫出几个名字去骗它,它听到还有别的牛也在耕田,就不会不高兴,耕田也就起劲啦。”老人黝黑的脸在阳光里笑得十分生动,脸上的皱纹欢乐地游动着,里面镶满了泥土,就如布满田间的小道。”从他平静的讲述自己的故事,讲他完美的老婆,懂事孝顺的儿女,女婿,外孙……。“
余华在序里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余华还在序里说“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我为什么而活着?
无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