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美的片子。
电影开头,导演伍迪·艾伦用了三分钟的空镜头,向我们展示了巴黎的日与夜,优雅与浪漫。
电影主要讲述作家吉尔和未婚妻来巴黎度假,参加完酒会,在午夜的巴黎街头徘徊时,吉尔乘上一辆老爷车,阴差阳错地来到他一直魂牵梦绕的1920年代。
在那个夜晚,他结识了对热情奔放的妻子深情款款的菲茨杰拉德。
有幸和粗暴好斗的海明威坐下来谈他新创作的小说。
还认识了毕加索美艳动人的情妇阿德瑞娜。
而在现实生活中,吉尔与身边的人格格不入。
他喜爱雨中的巴黎,觉得别有一番风味,但遭到未婚妻的反对:“为什么一定要下雨,淋湿有什么好?”
在莫奈曾经创作过的旧居前,吉尔幻想有一天可以搬来这里创作,未婚妻却表示“不愿在美国以外的地方生活”,并且说他“爱上了一个幻想”。
甚至连吉尔未来的岳父岳母也背后评价他“大脑缺根弦”。
相比于现实生活的枯燥,文学巨匠与各类艺术家汇聚一堂的1920年代,是吉尔魂牵梦绕的“黄金时代”。
于是,1920年代的午夜巴黎让他流连忘返,并且开始精神出轨-爱上了毕加索的情妇阿德瑞娜。
和吉尔喜欢1920年代的文学,雕塑,油画及歌舞升平一样,阿德瑞娜同样喜欢过去的事物,对1890年左右的“美丽时代”充满向往。
又是阴差阳错,两人从1920年穿越回1890年代。
他们乘坐马车参加聚会,欣赏香艳的康康舞,和高更等绘画大师同桌讨论。
当阿德瑞娜兴奋地表示想留在这个年代生活时,吉尔却突然顿悟了。
他对阿德瑞娜说:
如果你想留在这里,那么这里就成了你的现在,然后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开始想象另一个存在时代。
最后,吉尔没有留在幻想中的“黄金时代”,而是选择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和出轨的未婚妻分手,坚决留在巴黎继续创作。
在巴黎的又一个午夜,他意外邂逅了曾经遇到过的唱片店女孩,这个笑着说“雨中的巴黎最美”的女孩,和吉尔一起漫步在巴黎的雨中……
我想,这部影片在浪漫之余,更多的是表达寻找自我:
找寻合适的伴侣,直面现实的生活。
而关于爱情,纵使另一半如吉尔未婚妻一样美丽,像阿德瑞娜一样性感,都比不上找到一个能懂你的唱片店女孩。
灵魂的契合,远胜一切的外在。
找一个互相理解的伴侣,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摩擦,而一句懂你,是这世上最美的情话。
很多人抱怨生活的枯燥无味,幻想回到过去的某一个美好时代生活。
可是,如果我们穿越到我们向往的“黄金时代”,又能如何呢?
生活的本质就是充满着不如意。
当对幻想中“黄金时代”的激情褪去,当它变成真实生活的一部分,那接下来也只剩平淡与厌倦。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与其用幻想来逃避,不如做出真实的选择。
过去的时代再好,只适合回忆,而现在,才是值得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面对的“黄金时代”。
过去纵然辉煌,但已成历史。而现在尚属空白,等着我们去添上绚烂的色彩呀。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让生活乏味无趣的不是时代,而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