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与永澄老师和其他两位伙伴共建PIM系统项目的总结和反思。
背景
两个月前,基于以下两个目的,写邮件申请加入永澄老师的小团队,并通过联机协作的方式,一起建立PIM系统。
当初的目的:
完善自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更高效信息和知识管理;
跟随永澄老师学习,收获更多有用的心里表征;
而后,在入选后,我们小组内迅速开始了工作,洋洋洒洒罗列了9大问题主干,每个问题主干又有若干分支,每个分支还会产生子问题(~ 。~)。我们希望采用联机协作的方式穷举问题并一一击破。
而这一切都在做“多”,有时候想去回答和解决一个问题,同时又会延伸出其他问题。从系统思维来说,系统内的元素都是有复杂的关系(结构)的,尝试改变一个关系,必定会带来其他关系的变化。
总结和反思
永澄老师说,如果发现了“多”,就要用升维的方式,通过做“少”来解决。
那结合永澄老师对整个PIM项目共建的反思,我也尝试理清个人的知识管理后续应该怎么做。
原始问题要从我能怎么提升自己知识管理系统开始。这里就涉及Why,我为什么需要更高级的信息和知识管理方法?
现状:
用有道笔记进行管理,大致流程是:摘录/总结-记入笔记-定时整理分类
基于现有情况,出现两个主要问题:
1、信息量过载,都不想错过,怎么破?
2、整理后还是较难内化形成心里表征?
针对第一个问题,与永澄老师提出的问题类似:
输入端内容太多,不知道究竟怎么处理好?
想解决问题就要拉升维度,如何升呢?永澄老师使用知识管理中知识和信息关系的模型(数据-信息-知识-能力-智慧),同时提出能力和智慧同等重要。进一步推论能力又靠成果输出来体现。
所以要
输出倒逼输入
而当中最简单高效的形式就是卡片。
永澄老师说:
无论要输入什么,看书、听课、高手交流、灵感、做事情……萃取的结果都是卡片
所以把生成卡片的形式,存储办法和提取方式找到即可,如下:
1、所有输入的信息存储在有道云笔记(永澄老师用幕布);
2、定时查看,永澄老师建议每月定时查看过往的卡片;
3、卡片制作,可参考永澄老师,个人的较为简略;
4、写作时,需要相关资料,可用关键词在库中进行检索;
那输入怎么选择信息源?输入端的注意力应该放在哪?
这里就跟个人所期望的价值和所在的领域有关,先说基本的原则:
永澄老师建议的是:
采用杠铃策略:90%精力放在当下价值生产上,10%的精力放在没有负面黑天鹅的可能性上;
另外,90%中,再继续分,80%必须功利,放在概念、模型、流程和方法等上面;20%领域相关知识学习,不求精准,快速犯错,持续迭代;
这就带来对我自身方案的调整:
90% 精力关注英语、系统思维、营销和目标管理;
(其中80%和20%较难把握,暂且采取日常大量积累模型,然后每周输出文章的形式来快速内化和迭代)
10%精力关注经济、心理等领域以及各大领域的经典书籍等;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整理后还是较难内化形成心里表征?
在永澄老师的互动里,我似乎找到了一个方法:
看
就是每个月定时查看过往的卡片,用这种无目的查看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我的理解是,通过定期的温故,把它固化到心智当中,同时,在看的过程,激发灵感,让旧知识相互连接,形成属于自己新的知识。
好了,基于永澄老师的文章,个人的问题也看似解决。那么下一步应该怎么走呢?
行动
1、在以上设定的领域当中,利用早上和晚上较为完整的时间,进行主题阅读学习(主要为书籍),萃取成卡片;同时,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广泛浏览关注的公众号、得到、知乎等平台,发现有启发感的知识,快速形成卡片(如时间不允许,可先保存到“暂存库”,待有时间再萃取)
2、每周周末进行查看,并不断提出疑问,话术如下:
怎么理解这张卡片?
为什么它需要存在我的知识库里?
和其他领域知识有什么关系?
有什么案例可以解释它?
现实中我能怎么用?有何限制?
3、每周3晚上进行不少于1500字的写作。话题围绕日常积累在个人“问题树”的问题,在写的过程中,如果需要素材,可用关键词在库中检索,达到快速提取。
后记
以上方案先试执行,日后不断迭代,总之,基于关键原则进行:
1、做少得多,当做多的时候,要思考如何把握核心的20%;
2、升维思考,有问题无法解决,在更大的系统里找寻更高层级的模型来嵌套;
3、用实践来内化形成自己的心理表征;
最后,感谢永澄老师和两位小伙伴(李黎和橙子),从你们当中学习到不少东西,日后有其他项目继续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