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糁”(崔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周末早晨我打算睡个懒觉,赖在床上不起,这时爸爸喊道:“崔好,咱们喝糁去吧!”我一骨碌起身,连声答应。

      你知道我们家乡的小吃——“糁”吗?不是我“Shen”,也不是“san”,我们临沂人管他叫“sa”,那味道真是香辣可口,鲜美诱人,喝一碗还想再喝一碗。早餐喝糁,可是我们临沂人的传统食俗,我身为临沂人也是糁的忠实粉丝。

      来到糁铺,早有许多人在桌边等待了,“糁”的香味正喷涌着,不断钻进鼻孔,刺激着我的嗅觉,勾起了我的食欲。好不容易爸爸的牛肉糁先来了,碧绿的香菜末儿漂在汤上,浓香之中透着一股清新。

      可是我爱喝鸡肉糁,有时还要加个鸡蛋,在蛋黄菜绿的映衬下,糁汤更是香而不腻,喝一口,那叫一个美呀!就在我口水要流出的时候,鸡肉糁终于端上了桌,我赶紧舀起一小勺吹着闻着,喝下了肚,顿觉神清气爽,生活无比美妙。再吃上一口我们临沂的大油条,真是早餐的绝佳搭配。

      糁铺的老板黄大爷正在窗口撕鸡肉丝,盛汤,点香油,撒菜末,忙得不亦乐乎,以前,我经常见他眼睛里布满血丝,后来才知道,原来,糁虽然美味无比,但做糁却是费时费力的讲究活儿。白天选料,夜里制汤。里面的麦仁要浸泡一天,鸡汤要熬煮好几个小时,之后放在一起加上各种辅料佐料继续熬煮直到第二天早晨糁汤才能制好。

      当然,黄大爷现在已经雇了好几个伙计帮忙了,他家的祖传手艺可是轻易不外传啊。就看店外那口又大又深的铁锅吧。热气腾腾、香味扑鼻。据说里面有百年老汤,“汤汤不息,”生意很兴隆呢。

      来糁铺的次数多了,不时会遇到有刚来的外地人到这里喝糁,叫道:"来一碗牛肉shen。”我们就不由得哈哈大笑着,七嘴八舌地纠正,“是sa……”把阳平的声调响亮地提高拖长,带出我们满满的自豪……。

图片发自简书App


    黄大爷有时还忙里偷闲,拉起有关“糁”的故事。他说“糁”的历史在临沂非常悠久,春秋时书籍就记载了。元朝时北京来了一对夫妇在临沂卖“肉糊”,由此传播开来。到清朝时期乾隆皇帝还在这里吃过沂州糁食呢。

      不过我最喜欢的故事是跟家乡的书圣王羲之有关的。一对逃荒的夫妇来到临沂,受到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接待。为报答这份恩情,特意煮了一只鸡,却不小心把鸡汤煮糊,万般无奈呈上。谁料王羲之不仅喝完,还随手写下了“米参”二字,不知是汤的醇美,还是书圣的高德,这种食物流传开来,被后世人称做“糁。”

      我想:是啊,家乡的“糁”里,既有粮食的芬芳,又有肉糜的醇香,集天地之精华,当与人参相媲美呢!感谢这糁汤让家乡人的味蕾华丽绽放,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纯朴可亲,勤劳善良的沂蒙子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能感受的心情 当你觉得特别累的时候, 学会不去感受情绪。 这是我早上感受的点。 连续上班到了过度的状态后, 整个...
    从心印心阅读 145评论 0 0
  • 写在开头:今天汤包几乎是宝爸一路抱着赶公交,还要满足汤包的各种被抱姿势,宝爸辛苦。 起床时间:5:23 体重:75...
    么么哒的小窝窝阅读 244评论 0 0
  • 一切为了儿孙 (相声初稿) 乙:老同学,好久不见,退休生活过得好吧? 甲:挺好。你呢? 乙:...
    宁德宏阅读 429评论 0 0
  • 晚上好阿 三月的第四天 这个月还没去过超市 对于我这个不外食的人来说 有点反常 事实是天气太冷了 每天都窝在家里 ...
    火车老司机阅读 224评论 4 2
  • 昨天收到一封来自深圳的一位前端童鞋的邮件,邮件内容如下(很抱歉,未经过他的允许,公开邮件内容,不过我相信其他人肯定...
    goddyzhao阅读 1,425评论 1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