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關係的起點
自體都在尋找客體,我永遠在尋找你。——武志紅
昨天的文章提到成長的過程,由依賴到獨立到互賴,好像依賴別人是一種錯誤,但其實不是的,依賴被貶低了。
依賴是所有關係建立的開始,依賴讓我們擺脫孤獨,更準確地說,我們都需要依戀。
幼兒園家長日,爸媽在這一天到學校和孩子一起,和老師會談,從孩子見到爸媽的反應,可以看出不同的依戀類型。
看到媽媽,就不管三七而十一,直向媽媽撲過去,這是安全型依戀。
看到媽媽,繼續玩自己的玩具,不理會媽媽,這是迴避型依戀。
看到媽媽,很想衝過去抱他,卻又不敢去,在原地猶豫,這是矛盾型依戀。
所謂依戀,就是我對你表達渴望,如果能得到積極的回應,那麼關係就會自此開始建立。安全型依戀,往往就是得到積極回應,才會有撲向媽媽的反應。
相反,如果我的渴望,屢次被你忽視和拒絕,我就會討厭你,最終停止向你表達我的渴望,迴避型依戀於是會給人冷漠感。
當你的回應,忽冷忽熱,有時支持我,有時反對我,我就會產生不確定感,不知道該不該繼續向你表達渴望,矛盾型依戀於是開始猶豫不決。
依戀是有一個人足以信任,並能自由地對他/她表達自我的情感。
自戀是個絆腳石
依戀的對立面就是自戀,自戀者在心裡有兩句台詞:「我是對的。」「我比你強。」這兩句台詞也形成一種自證預言。
當其他人不聽自己使喚,別人做事的方式和自己衝突時,自戀者會設想其他人就是壞人、魔鬼,所以在自己周圍逐一道隱形的牆,把自己和魔鬼區分開。
可是同時他們也把自己和外界隔離,所以那些“個性強、脾氣大”的人,反而給人有巨大的孤獨感。自戀者這個角色聽起來和自己沒關係,但其實每個人都是自戀的,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這份孤獨。
為什麼你不按照我想的去做?你這個可惡的人
想解決這份孤獨,就需要有一個人(一個客體),願意接受自己的情感投射,讓你表達和伸展自己的好與壞,甚至願意讓你“使用”。
而這個角色,就是媽媽。
沒有一個時常呵護你的媽媽,你就會失去依戀的對象,進而感到孤獨,但在漫長的人生裡,你還是需要依戀感,可是,隨著年齡增長,你的能力變強,你更有本錢獨自做好自己,
你和別人有著明顯的界線,你不希望別人踩線,自己也不願意去"使用“別人,於是斷絕親密關係的可能。
依戀的反面,就是自戀,強大的自戀會斷絕所有關係。
依戀還是孤獨
武志紅在專欄裡分享一個經歷,有一次他和一群帥哥美女聚會,在場的所有人顏值都很高,除了他以外,這時有一個帥哥說:
你看我們的條件都太好了,但是因為這樣談戀愛就容易變得輕率,遇到挫折,就會趕快更換另一個對象,換來換去,最後都沒能好好學會去愛。
武志紅說這種感受並不是帥哥美女的權利,對相貌普通的一般人來說,就算不能輕易換對象,至少可以選擇孤獨封閉。
依戀的能力正在逐漸喪失,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可以活得很好,連結就會變少,進而就會帶來分裂。
其實哪怕是小貓、小狗、鸚鵡,他們都天然的尋找情感依戀的對象,失去依戀感的我們恰好可以向他們學習。
小狗向你走近,希望對你表達依戀時,他會低下頭來,讓你撫摸她。「低頭」是非常具有象徵性的隱喻,也是依戀關係形成的關鍵——我要放下高高的自己,破除自己的自戀,處於比你低的位置。
孩子由於能力不足,更容易低頭,躲向媽媽的懷裡,依戀就能很自然的形成,而後,又可能因為觀念的衝突和排斥,拋棄這種依戀。
進入社會,要重新薦任這個依戀感就更難了。你不知道誰可以信任,你不知道誰願意接受自己的情感,而你居然在不需要別人的情況下,好像還可以過得不錯。
但你心裡一定知道,總少些什麼,總有點寂寞。
武志紅在專欄文章裡最後這麼說:
學會低頭,學会信任一個有力量同時又善意的情感對象。
今日思考
你有一個很好的依戀對象嗎?和他/她相處是什麼樣的感受呢? 歡迎分享你的體驗。
參考資料
得到專欄 武志紅的心理學課《情感01│依戀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