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中国》读后感

当翻开金一南教授的《为什么是中国》,一段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中国近现代史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这本书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深刻的理论分析,为我们解答了 “为什么是中国” 这一振聋发聩的问题,读完令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一、苦难中觉醒:追溯历史的沧桑与坚韧

书中回溯了自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艰难困境,列强的侵略、封建统治的腐朽,让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从甲午海战的惨败到八国联军侵华,从《南京条约》的屈辱签订到《辛丑条约》的丧权辱国,中国的领土被瓜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正是在这无尽的黑暗中,中华民族开始了艰难的觉醒之路。林则徐虎门销烟,彰显了坚决抵御外侮的决心;戊戌变法试图通过变革拯救民族危亡;辛亥革命更是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些仁人志士们前赴后继,虽历经挫折,但从未放弃对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追求。他们的抗争与牺牲,犹如点点星火,为中国的未来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二、绝境中重生:探寻革命的艰辛与伟大

进入 20 世纪,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犹如一道曙光划破了黑暗的夜空。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踏上了一条全新的革命道路。从艰苦卓绝的土地革命战争,到全民族浴血奋战的抗日战争,再到摧枯拉朽的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 “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跨越千山万水,历经无数次战斗,靠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完成了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抵御外敌的钢铁长城。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中国在绝境中实现了重生,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崛起中奋进:感悟发展的辉煌与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从 “一穷二白” 到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改革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航天、高铁、5G 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天问一号” 开启火星探测之旅,“嫦娥五号” 实现月球采样返回,“奋斗者” 号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这些科技成果彰显了中国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崛起,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世界的格局。

四、读有所悟:汲取前行的智慧与力量

阅读《为什么是中国》,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的今天来之不易,是无数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依然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要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为什么是中国》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宝典。它让我们明白,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只有坚定信念,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前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建设更加繁荣富强的中国而努力奋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