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道,是五代时期最有影响的政治人物之一,其一生仕四朝十君,三次拜相。在相位二十几年,世人视其为“当世之孔夫子”。这说明五代人(包括)士子并不认为他是损德之人。
但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对五代士人评价很低,认为毫无节气可言。他在《新五代史·死事传》中说,“至于儒者,以仁义忠孝为节,享人之禄,任人之国者,不顾其存亡,皆恬然以苟生为得,非不知愧,而反以其得为荣者,可胜数哉!”
南宋兰溪籍理学家范浚对其行为也是恨之入骨。他在《五代论》中,称“面颜于梁、于唐、于晋、汉、周者”为“倾巧乱人”。而对李振、苏循和冯道,更斥之为“谋身卖国”者。
而明代理学大师李贽对冯道的评价比较中肯。他说:“孟子曰:‘社稷为重,君为轻。’信斯言也,道知矣。夫社者,所以安民也。稷者,所以养民也。民得安养而后君臣之责始塞。君不能安养斯民,而后臣独为之安养斯民,而后冯道之责始尽。”这是李贽从五代实际出发,而不是以儒家道德大义为标杆来衡量评价冯道。而且因为冯道曾担当起安养民众的重任,李贽予以肯定。
陈水河整理于2018.7.29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