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看了朗读者。董卿解释说,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有人批评,有些嘉宾发音不准,谈不上朗读,可朗读终归不是朗诵。
朗诵追求技巧,我曾学过一段时间的朗诵,或许是因为气量不够,不得不退出了这个舞台……
上学老师总会让朗读课文,我似乎也并没有考虑抑扬顿挫等等,仅仅是读出来罢了。
但老师好像特别喜欢把我拎起来读课文,尤其是文言文,我至今都百思不得其解,或许是因为我的断句不用教?无论原因是什么,我都很喜欢那种,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阳光从树梢间洒下,一个人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倾诉的感觉。感觉是在转述千年之前,前世的前世的思想。
我曾看过电影《朗读者》,女主爱书却不识字,男主便为她读,可她的愚昧最终使她踩着一摞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董卿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大家对知识类节目的这种热情,有多少会转化为对知识本身的渴求?”我觉得她回应的特别好,她说:“如果说唤醒了观众的一种新的认知,就成功了一部分。所谓的知识点是没有太大用处的,我知道一百首诗,一千首诗,这些数字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是,你从中认识到了什么,或是跟你的人生体验是否有所结合,帮助你成长,重新去审视周边。”
在跑跑跳跳追逐打闹为主要内容的综艺节目中,如《诗词大会》《朗读者》的节目,就是在唤起人们对于文化的情感。或许它们不足以使我们人人都变为出口成章的人,却能让我们知道,原来在世俗生活之外,还有着文化的清流,不至于如影片的结尾般,留下的只是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