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润万物,春色入香山:四姐妹游春龙门香山篇(一)缘起 - 草稿 - 草稿

 

                    引子

          2022年2月27日九时

      昨日马不停蹄和家人游龙门、香山寺、白马寺,回到家就倒头躺下,早上六点醒来又翻来覆去,神游一番,收获颇丰,感慨颇多,遂随手写就简书900余字感悟《重游龙门石窟香山寺之缘起》。“妈妈你昨天去龙门了吗?”微信弹出问候语。半年前孩子离开工作一年的洛阳去东北读博,情急之时立即与儿分享自己昨日香山寺“乐天堂视频”。无奈操作“简书”失误,丢失了早上的作品。一会儿再重写吧。

        心随时动。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写的已经没有早上的激动和早上灵感了。

      想起文艺复兴时期“大画家提香画的自画像两幅,初稿和临摹的稿子曾被别人怀疑过是否出自大画家之手,我再一次感到了灵感稍纵即逝瞬间需要随时捕捉的真谛。对于写作、对于画画等都如此。随身携带纸笔,随时随地发现美,随时随地捕捉灵感,随时随地积累。厚积而薄发。

      据说某天拉斐尔从梵蒂冈宫中走出门口时,看到门口台阶上坐着一位抱着可爱孩子的美丽少妇,拉斐尔就以他为模特,随意找了一块酒桶底部的木板当画布画了下来。开圆形木板油画之先河流。歌德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都是时时积累,厚积而薄发!

拉菲尔《椅中圣母》


      随时随地记录下自己的感悟,那是灵魂的珍珠,思想的火花。积累积攒起来,就是你心灵无比璀璨珍珠项链,就是你自己人生路上熠熠夺目的最闪亮的光芒呀!

     

香山寺北门  “乐天到此多旧感,渊明归来有新词——杨再春书”

山体渗水,佛像维护中。佛像的容颜,眼神,初见总感觉如此青春娇美,门票上的佛像没有我拍的灵动。应该是角度的原因吧。不来佛山,感受不到大美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山体渗维护中。早日卸下面纱,垂青世人。,

        (一)缘起

      洛阳龙门石窟举世闻名,距家百公里余。十八九岁到过龙门石窟。那时自己刚刚踏入教育工作岗位,学校组织旅游过,看热闹、排队拍照留念。佛祖宝相庄严,慈眉善目,普度众生,自己当时感叹石窟艺术精妙绝伦,崇敬老祖先勤劳智慧。对和石窟伊水相望、遥遥相对的香山寺,向往却未至。真想到到香山做个和尚!被世人美誉以“诗佛”香山居士——白居易修养、永居之处!

      雨水润万物,春色入香山。热爱文字,热爱艺术,目前从事美术教研,又喜欢《敦煌艺术》专题片和被美术界推崇的陈丹青老师的美术专题片《局部》的我,每每看到国宝级文物,如佛像,如敦煌字画,被洋人偷至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看到敦煌字画被贱卖流落到国外,就痛惜;读到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情凝重,如我国历届国家领导人到龙门参观时,看到上世纪三十年代被洋人盗取头像的残酷损佛祖头像,心情凝重!

    但是,那形态各异、雕琢精美的石窟艺术,虽然有的失去了面容,或有的被砍断了手指,残缺却依然美轮美奂,让人叹为观止。(未完待续)

                    圆通自在

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

到处能安皆乐土,此心无障是菩提。圆通自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