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这篇文章,被惊呆了, 太震撼了,94年的单亲爸爸带着4岁的女儿骑着自行车去拉萨等地高原地区旅行,简直帅呆了,这帅呆的背后有很多的敬佩。
4岁的孩子,一般的家长都会带孩子坐飞机或火车去旅行,再或者为了图方便自驾去旅行,尤其还是在疫情期间,更是谨慎再谨慎。而这位爸爸却选择了骑自行车带着孩子去旅行,太有个性了,是因为省钱吗?不是的,这背后隐藏着爸爸带给孩子的坚强和面对生活的勇气,以及让对世界充满无限的探索欲。
“别的小朋友四岁有佩奇和游乐园,我希望你的四岁有的是诗和远方。”
的确是这样,当我们还在和孩子用传统教育的方式进行养育的时候,这位爸爸却选择用身体力行的方式,从生活中教会孩子书本都学不到的宝贵东西,都说学龄期间孩子写作文困难,那是因为不够真,不够美,整天在家中看视频动画,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和真实吗?爸爸带着孩子,从城市骑到乡野,路两旁的风景从高楼变成自然风光,在广西进入乡道,才发现山村小路的静谧和美好,一次次驻足观看,孩子拿着画笔,画下了沿途见到的山水。路过崇左雷平镇,孩子站在小车里,惊讶的望着遍野的香蕉树“这么多香蕉树!”太有画面感了。就这样一路骑到拉萨,让孩子拥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


期间也发生了很多的感人场面,他们也会经常收到驴友的帮助和互送,这让孩子体会的是人间的美好,学会感恩,同时爸爸教会孩子“爱”是可以传递的,所以在途中孩子也会把自己10几套的画画工具送给别人,生活中教会孩子什么是分享。这样的事例有好多。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前些天和孩子一起看的《银河补习班》的电影,新时代的人才到底是什么样的,是只是每天多读书,死读书就可以的吗?影片中的爸爸有句话说的特别好:考试卷上的选择题有ABCD四个选项可供孩子进行选择出一个正确答案,但是在孩子未来一生当中,碰到哪个问题的时候,会自动的跳出这四个选项?知道ABCD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的答案里面还应该有EFGHIJKLMN……不管世界怎么变,他们想每个问题都能想到XYZ,我们的孩子就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未来的人才一定是T字型人才,他们想问题,做事情不光要想得深,还要想的广,那深度从哪里来?可以从书本来,以兴趣为出发点,在探索的过程中去寻求答案,拥有不断思考的习惯,再去带着问题去读书就更加有针对性;广度从哪里来?我不否认孩子从小要好好学习和读书,但是千万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一定是要源于生活,有些时候你见得多了,经历得多了,视野自然就宽了,人生才会有梦想,有了梦想才会更加有方向性的去追求,读书才更加有内动力,这样才能形成闭环。
“我可能没能力给女儿留几套房子,但我想留给她的是世界,是爸爸陪伴她去探索世界的回忆。”
这段话超级喜欢,同样是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留给孩子,但我们大家对“最好的”概念理解是不一样的,有的家长觉得留给孩子钱和房子等资产,这个硬件诈看是挺重要的,但我觉得那些早晚有花光的时候,唯独知识的储备,思考的能力才能走的更远,知识的储备可以从生活和学习中获得,那思考的能力如果培养呢?这就需要我们家长身体力行的陪伴孩子在生活中前行和获取,当然也可以先从思维导图起步,因为起步快,效果好,简单好上手,哈哈,咋写着写着做广告了呢?可见在学习和生活中,思维导图无处不在,就看你能否觉察到了,欢迎你的加入,让我们一起玩转思维导图。
想要留给孩子全世界,就要先在她心中种下一个世界。心中宽广,才能走的长远。我们一起加油,做个有质量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