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3

上大学时,我们曾去一位老教授家做客,那时豪情无限,高谈阔论,仿佛无所不能。老教授一直微笑着倾听,不参与我们的种种话题。

待大家热情一过,他提出要做个测试,我们顿时都来了兴致。

老教授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也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多,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都中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问来问去的,导致我们一会儿砍杨树,一会儿砍红松,选择总是随着您的条件增多而变化,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那一个苹果树就是太伟大了,他帮助了那么多的人,还赶走了坏人。 那一个苹果加了那么多苹果,有没有一只虫子...
    如如ru阅读 1,644评论 0 1
  • 小V住的地方,有一棵特别大的海棠树,一到每年的四月,都会开满海棠花,让人欣怡。特别是有微风吹过的时候,那...
    来福与梵高阅读 2,425评论 0 0
  • 这都不知道,你还敢自称“老司机”?! 北京有一条街 开了十几年 就在工体东边, 居然连好多老司机 都不知道它大名 ...
    北京头牌阅读 1,436评论 0 0
  • 七月流火,热浪席卷大江南北,全国人民又开启了一年一度最热火炉城市的评选。偶有一两座城市的排名会引发一番激烈争论,对...
    夜雨缙云阅读 2,144评论 -1 2
  • 秋天的故事,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 冬天的脚步便已走近。 树叶黄了,冷风起了; 树叶落了,冬天就要来了。 十月走了,...
    凌小云1018阅读 2,985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