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8月,公交车上已经有许多背着大包小包的人,白发苍苍,或者青葱年少,总也是三五成群,是要离开故乡外出求学的大学生家庭。
是兴奋,对大学生活的期待;是喜悦中带点失落,因为孩子的离开。我在猜测箱子里装了些什么,衣服、鞋袜?生活用品?其实充满的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是独在异乡为异客。
思绪回到了2006年的9月,我也是这样,怀着远方的向往,在父亲和哥哥的陪伴下去往广西南宁上大学。母亲说我就是个乡巴佬,到了新城市怕找不到地方买东西,为我准备了充足的物资。大到棉被枕头,小到衣架洗衣粉,像极了一个小家的模样,是要独立了!
18个小时的火车,我们没有座位,第一次出门见世面,连吃的也没带,就有一个5块钱的面包。途中实在拥挤,我们只能占领了洗手池旁边的位置,至少有地方安放行李,有地方安放双脚的地方。但是当别人过来用水的时候,我们总要遭到吐槽和嫌弃。中途太饿,把面包给了父亲,我和哥哥就靠意念支撑,舍不得15块钱吃一份难以下咽的火车餐。实足一步现实版的人在囧途。
这样的往事常在眼前浮现,却成了一生的财富。回想的时候,已然忘记了当时的劳顿,剩下的是甜蜜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