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之一百三十四:博引

从引用数量方面分类:单引、双引、博引所谓博引,即指引用原典三条以上。博引如若运用得当,可以倍加说服力。

先秦时期的博引

(1)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日:“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孟子·离娄上》)【孟子此处论说个人、家、国的兴衰主要决定于自身的因素,因为外部的侮辱、讨伐等都要通过自身的因素起作用,而这自身的因素就是“行仁”。他引用了孺子歌、孔子和《尚书·商书·太甲》等语典,目的为了加强这一论点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孟子运用博引时,常在引用两个原典之后,进一步阐释、引申,然后再引原典。】

(2)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孟子引用了虞舜、商大臣傅说、胶鬲、齐相管仲、楚相孙叔敖及秦国大夫百里奚等六人的故事,以说明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都经历过艰苦的奋斗和磨练,为后来完成“天降之大任”奠定了基础。】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博引”博引方法的运用,秦汉至南北朝时期也屡有出现。散文体中博引出现的频率较多,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多至一次运用七个典故。这里主要总结赋体与骈文。赋体与骈文体中的博引频率不高,其特点主要有二:一是暗引的较多。二是出现整篇骈文运用博引的,尽管这只是个别现象。

(1)文公疐(zhì,古同“踬”,绊倒、阻碍)其尾,宣尼绝其粮。颜回败其丛兰,冉耕歌其芣苡(fú yǐ车前草)。夷叔毙淑媛之言,子舆困臧仓之诉。圣贤且犹若此,而况庸庸者乎?至乃伍员浮尸于江流,三闾沈骸于湘渚。贾大夫沮志于长沙,冯都尉皓发于郎署。君山鸿渐,铩羽仪于高云;敬通风起,摧迅翮于风穴。此岂才不足而行有遗哉?(刘孝标《辩命论》)【上半段引用了周公、孔子、颜回、冉耕、伯夷、叔齐、孟子等六个故事;下半段引用了伍子胥、屈原、贾谊、冯唐、桓谭、冯衍等六个故事,进而说明人的灾难、不幸、遭遇,均决定于宿命,不决定于才智。即“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而刘氏此论的真正意旨却在于寄托自己的“不遇之感”。】

(2)柳谷未开,翻逢紫燕。临源犹远,忽见桃花。流电争光,浮云连影。张敞画眉之暇,直走章台;王济饮酒之欢,长驱金埒。(庾信《谢滕王赉马启》)【此文通篇用典,且均是有关马的典故。“柳谷未开”引《搜神记》卷七“开石文字”条上有记载:“张掖之柳谷有开石焉。…案其文有五马象。”“紫燕”引《西京杂记》载,文帝有名马紫燕。“临源”二句引用晋陶潜《桃花源记》典故。“桃花”为古代黄白杂色之马名。“流电”二句引用《西京杂记》,既写骏马飞奔之速赛过光影,又暗寓了文帝九逸中“赤电”、“浮云”二骏马名。“张敞”与“王济”二联引用《汉书》与《世说新语·汰侈》,写张敞在为妇画眉之隙,走马章台街;写王济乘着酒兴,驱马于金埒的射场。二人得意洋洋之态,实为庾信自喻。全文连用七个典故,虽未出现一个“谢”字,但其得到滕王赏赐马匹后的欣喜感谢之意,已深蕴于上述典故之中。】

(三)明朝及清的“博引”俗语的连续引用。这一时期小说中的博引以连续引用俗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等比较多见,有时也有连用典故的。在博引次数上,有连用三四次或者五六次的。

(1)差人恼了道:“这个正合着古语,‘瞒天讨价,就地还钱’。我说二三百银子,你就说二三十两,‘戴着斗笠亲嘴——差着一帽子’。怪不得人说你们‘诗云子曰’的人难讲话。这样看来,你好像‘老鼠尾巴上害疖子——出脓也不多'。”(《儒林外史》第十四回)【“瞒天讨价,就地还钱”是谚语,“戴着斗笠亲嘴——差着一帽子”和“老鼠尾巴上害疖子——出脓也不多”都是歇后语。几者相加,共引用谚语、歇后语三次。】

(2)(尤)三姐儿听了这话,就跳起来,站在炕上,指着贾琏冷笑道:“你不用和我‘花马掉嘴’的!噌们‘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儿——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如今把我姐姐拐了来做了二房,‘偷来的锣鼓儿打不得’。我也要会会这凤奶奶去,看他是几个脑袋?几只手?”(《红楼梦》第六十五回)【“花马掉嘴”和“偷来的锣鼓儿打不得”是两条谚语,分别指用花言巧语哄骗人和丑恶事怕张扬出去。“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和“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儿——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是两条歇后语,分别指的是:我看你怎么“吃”,即“我看你怎么办”和别让人揭穿真相。一连串俗语和歇后语的运用,把尤三姐不畏强暴、勇敢泼辣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3)凤姐道:“…你是知道的,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坐山看虎斗’,‘借刀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了油瓶儿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本事。”(《红楼梦》第十六回)【凤姐为了在丈夫贾琏面前吹嘘自己的贤惠,历数大观园中其他“管家奶奶”如何品行恶劣。通过六个成语、谚语的连续引用,一个善于搬弄是非、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的凤姐形象,倒也是暴露无遗了。博引通过连续多次引用俗语或典故,修辞效果的力度大为增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