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金华城里有迎龙灯,放在体育馆,未能搞到入场劵。正好父母来电,希望元霄节晚上全家聚个餐。东阳龙灯向来有名,自调到金华工作后再无一见;既然父母有命,手头亦无大事,不如回老家既聚餐又观灯,一举两得。然而,到东阳后问老弟,迎龙灯几点开始,弟曰自禁放烟花爆竹,城里不再迎龙灯,要观灯得到乡下。此事在弟媳、老姐和姐夫处得以证实。
想观元宵迎龙灯不得,自然有些怏怏。但晚餐丰盛而热闹,四代同堂,其乐融融。更开心的是儿媳发来微信,说儿子在宏观考试中夺得第一。什么是宏观考试我不懂——虽然做了十多年的教授,但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也是七窍通了六窍——能拿第一总是令人开心的,更何况是我儿子呢!
提到儿子,我是满满的愧疚!说起来我读的是师范,工作又是从省一级重点中学走向省重点师范大学;荣誉虽不多,但好歹也是个浙江省特级教师、金华市首批名教师、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国培首批专家库入选专家;出过十多本(套)教育类图书,还发表过多篇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但我觉得在儿子教育的问题上自己成了家教的门外汉,犯了不少的错误。
一是放羊。因为太过注重自己学生的读写成果与会高考成绩,差不多以校为家,很少有时间陪儿子成长。儿子迷恋网游我却一无所知,被社会青年敲榨我也是最后一个知道,儿子学习名次我不闻不问……考高中儿子免强上普高上线,考大学只超专科线,在升学的问题上我觉得我的家教很失败。
二是打压。我的父母一直教我们做人要本份,我也十分信奉毛爷爷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金句。我十分担心儿子骄傲自大,因此处处打压他的“气焰”。玩朴克算24的游戏,他乘除都还不太会,我也决不“放水”,直输得他莫名其妙、毫无兴趣为止。走跳棋、军棋,下象棋、五子棋……我一概穷追猛打,我宁可他输百次而戒骄戒躁也决不让他赢一次而自满自大。到最后儿子都不太愿意和我玩,而且变得缺少恒心,学一样丢一样,容易“见异思迁”。别的不说,化了七八千所购珠江钢琴,他在勉强学会了和弦后就不再触碰。如今钢琴外观依然锃亮内弦却多根松驰,无人问津已久。
三是堵趣。在教育中我十分重视学情,而且写论文也反复强调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但对于自己的儿子,我却从来没有认真分析过他的性格、兴趣、特长,更不能做到心心相印。现在想来,基教阶段我没有引领儿子扬长避短,做最好的自己。儿子从小就记性差,丢三落四,但他机灵、爱创新、动手能力强,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很难脱颖而出。因此,他虽然发表过七八篇文章,但语文大考成绩总不如人意。他其实一直想做郭敬明或者韩寒,而且也偷偷摸摸写了万把字的小说,被我发现后,狠狠地数落了一顿,没收并销毁了厚厚的日记本。事实上我心里觉得儿子的小说已很有模样了,但我认为当今社会做小说家是没出息的,上大学、读研考博才是正道。因此我把他的小说批得体无完肤后正告他想当小说家,那是一条死路。儿子爱唱歌,听过的人都认为他的歌声有点周杰伦的味道,他也有并肩周董的野心,但最终被我鸡蛋里挑骨头式的不断贬低而兴趣索然。最后我堵光了儿子所有的“趣”路,逼他走上学而优则“发”的“正道”。
我的家教虽然出现了问题,但事物都有两面性,坏事也可能变好事。由于我忙于自己的教育事业,因而没有对儿子采取极端的应试教育,使他的学生时代能够保留更多的童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我蛮横霸道的不断打压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起他的抗挫能力;我不断灌输的考研读博的思想让他逐步形成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儿子考大学失利,希望通过出国深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我们担心个子不大且几乎没有独自离开过金华的儿子,如何能应对独自出国的留学生活;在我们的眼皮底下都不能认真学习,远离我们的视线会不会成为媒体痛批的留学纨绔子弟。然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我们把他与留学机构联系上后,就几乎没管什么事了。去上海考试,办护照、签证,购买机票,联系同机赴韩的同学等等,全部他自己搞定。他的动手能力和网络技术在此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夫妻自然只能“叹为观止”。
韩语几乎零基础的儿子,在韩国排名前三的诚均馆大学居然混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在与国内一流高校转过去的学生比不落下风,与韩国本土学生比也能占得便宜,年年拿到奖学金,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压力。更令我惊讶的是,读研一时他居然“纠集”了几位同学,承租了一个小旅馆,半年后在韩国爆发流行性传染病前脱手,每位同学净赚了几万,而他的女合伙人成了我们的儿媳。本科毕业,导师留他读硕,接着又邀他读博,一年后他决定考美国博士。由于他在国内的英语底子打歪了,我们一直担心他的英语过不了关,事实上英语确实也拖了他的后腿,与他一起申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十多位同学中他的英语几乎垫底,但最后却是儿子胜出,估计他的动手能力、搞旅店的经历及研究创意起了作用。
前几个月,儿子悄悄告诉他爷爷奶奶说压力很大,他面对的不仅仅是美国本土优秀学生,而且还有很多从清华北大过去的青年才俊,他们太会读书了,儿子始终处于追赶的状态。怕我们担心,他不让他爷爷奶奶告诉我们。我得知后霸气地告诉儿子:怕什么,慢慢追。咱有的是时间!追不上,回来开韩语培训班(儿媳读的是韩语教育),保证受欢迎!
而今,儿子不但渐渐稳定下来,而且拿到了第一个第一。我相信只要他以平常心对待,努力发挥自己的特长,一定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第一!
无论儿子今后怎么发展,有一点我深信不疑:作为家长,不要对自己的子女管得太多,抓得太死,逼得太紧。孩子的路要靠他们自己走。开始可以扶一把,接着就得放手,最多指指方向,最后就做一名观赏者,默默欣赏孩子们奔跑的背影。须知:儿孙自有儿孙福,不为儿孙做马牛!儿孙需要助一臂,越俎代庖埋远忧。伸手十指有长短,成败无须挂心头。儿孙前行喊加油,功成高唱大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