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还是效果作行为善恶标准?

        动机对行为具有指导作用,是内在本质,效果是外在表现。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我们可别被表象蒙蔽双眼。任何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是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效果只是客观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看不见该效果出现的过程,那么我们又怎么单单可以用效果来评判行为的善恶呢?

        效果判断好坏,动机分辨善恶。一个行为产生的效果是我们肉眼可见的,我们可以由此判断这种行为是否值得去做,但绝不能片面的由其效果好坏来判断行为的善恶。我们熟知的“鸿门宴”中刘邦逃过一劫,其结果是好的,但我们能说项羽设鸿门宴这个行为是善的吗?人是先有动机而后才有行为,不论最后事情是否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我们从其源头——动机,就可以辨别其行为的善恶。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在做出行为之前,意识已经存在于我们脑中,而这种行为是一种有意识的动机。作为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意识,并照着这种正确的意愿付诸行动,或许实践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导致结果不理想,要是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只看结果好坏来判断行为善恶,那我们的意识正不正确又何妨?我们只需要注重最后的结果就好了,那我们的社会要出现多少昧着良心不择手段的人啊?

        动机是可确定的,效果是不确定的。人的动机是可以明确的,在动机明确的情况下所做出的行为所产生的效果是不能确定的。正如去年热议纷纷的“扶老人事件”,本是好意为之,效果却出人意料反被污蔑,很多时候我们预想的结果不会那么顺利就出现,更何况效果往往是不确定的,它可以分为显性效果隐性效果、当前效果长远效果等。

        这是价值观树立的要求,当今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价值观融入到社会各方面。若人人都只追求最后的效果,并以其价值导向,不注重最开始的动机,那么我们很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整个社会都会导向功利化,在这看似欣欣向荣的表象下有着巨大的隐患,不利于社会形成良好风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专业考题类型管理运行工作负责人一般作业考题内容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选项E选项F正确答案 变电单选GYSZ本规程...
    小白兔去钓鱼阅读 9,070评论 0 13
  •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小猴子捞月亮的故事。有一天六只小猴子在森林里边儿玩儿,他们玩的捉迷藏,有一只特别聪明的猴子...
    段智耀阅读 190评论 0 0
  •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一名叫约翰·艾伦的退伍兵,悄然迈进政坛,参加了国会议员的竞选。他的竞争对手却是自己过去的上司陶...
    优雅谈百科阅读 1,18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