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机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吗?应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心肺复苏(香港称为自动心外压)是属于机械式心肺复苏装置,用于心脏骤停患者身上,取代人手进行胸外按压。

心肺复苏CPR是急危重症医学重要的临床技能之一,在心脏骤停事件中,高质量CPR是患者生存的关键决定因素。传统上,胸外按压是由急救人员手动执行的,然而,机械式心肺复苏除了能够提供一致的按压速度和深度,提供高效能及无间断胸外按压,维持高质CPR,也可以有效降低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便于医务人员将精力和时间用于其他医疗行为(除颤、通气、用药等)的实施。

指南对心肺复苏机有哪些建议呢?

欧洲复苏委员 ERC发布2021年指成人高级生命支持章节中就机械式心肺复苏装置有以下两项描述:

1.什么情况下考虑使用机械式胸外按压装置?

一项审查确定了几种难以提供高质量手 CPR的特定情况,而机械CPR可被视为替代方案。示例包括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期间、用救护车或直升机运送到医院、诊断成像( CT扫描),作为建立体 CPR或复苏不成功后需取出器官前维持循环的桥梁。专家共识是,当高质量的手动按压不切实际或对施救者的安全构成风险时,应考虑使用机械式装置。

2.安装机械式胸外按压装置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观察性研究表明,中断胸外按压是有害的,尤其是在尝试除颤之前或前后。一些研究报告了与机械式胸外按压装置安装相关的胸外按压长时间停顿。培训负责机械装置安装的人员可以将中断时间减少 15秒以下。专家共识是,应仅在团队接受过安装培训才使用机械装置。

2021 10月复苏期刊中有一篇由中国研究团队发表的文章,评价和分析心脏骤停患者机械和手动胸外按压的安全性。

研究团队发现机械按压的总体按压性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手动按压,但两组在危及生命的伤害发生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此外,两种方式导致的胸骨骨折、椎骨骨折、肺、脾和肾损伤的发生率相似。然而,与机械按压相比,手动按压导致后肋骨骨折及心脏和肝脏损伤的风险存在降低。

研究结果表明,与心脏骤停患者的机械按压相比,手动按压可以降低按压性损伤的风险。在院外心脏骤停的研究中,没有报告手动和机械式胸外按压的结果存在差异,也没有证据表明机械式胸外按压可以提高存活率和良好的神经系统结果。

基于研究数据,当今指南并不推荐常规性使用机械式心肺复苏装置。在提供高质量手动按压对施救者可能具挑战性或危险的特定环境中,使用机械式心肺复苏装置可能是一种合理的策略,但救援人员在安装和移除装置期间须严格限 CPR中断时间,并尽量减少除颤的延迟。

所以,一开始的选择题应该选:没啥区别

本文来源:急救科普投稿人:陈恒生老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