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的原因,会时常接触到,不同的中国文化,这周,公司组织培训的是酒知识,初次接触酒,才发现,这里面有那么多的文化。也是第一次知道,看起来一杯简单的白酒,其中有那么多的奥妙。
这也让我有了新的感悟,很多时候,我们对待一种事物,要了解它的本质,才能更清晰的认识它。就像酒一样,了解它藏在背后的秘密,才能真正的品鉴它。
中国白酒种类众多,单单按香型分,就可分为12种,包括酱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米香型和兼香型等。
今天就简单说一下酱香酒,因为在所有的这些酒类中,酱香型白酒,是目前,最受人们欢迎的一种。喜欢酱酒的人,都称为酱粉。
酱香酒亦为中国白酒中的经典,如国酒,以及我们丹泉洞藏酱香酒。其中,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最让我惊叹的是,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它对酿造环境要求极为苛刻,比其他香型的白酒,要复杂的多得多,这也是酱酒备受追捧的一个重要原因。
酱粉把它的工艺称之为,“12987”工艺,这串数字密码,是酱香型白酒,基本酿造工艺的浓缩总结,指的是,1年一个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
“1”是指1年生产周期,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周期是所有白酒里最长的,从原料的下沙到最后一个出酒轮次结束,至少要花一年的时间。
“2”是指2次投料,酱酒酿造用的高粱俗称为“沙”。在每年的生产周期中,分两次投料。第一次投料在重阳节,即阴历的九月初九。这次下沙的投料量通常占总投料量的50%。第二次投料称糙沙,时间一般为第一次下沙后的一个月后。此后一年时间每个轮次只加曲,不再加高粱。
“9”是指9次蒸煮,酱香型白酒在下沙(投料)、糙沙(第二次投料)环节各混蒸一次,第三次蒸煮得到熟糟后,经过摊凉、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开窖取碚醅、蒸酒六个轮次的循环,每个环节中都有一次蒸煮,整个过程共有九次蒸煮。
“8”是指8次发酵,酱香白酒在酿造期间,从第三轮开始不再投入新的粮食,但是由于原料粉碎或较粗,醅内淀粉含量较高,随着发酵轮次的增加,淀粉会被逐步消耗,直到第八次发酵结束后,醅内的淀粉的含量仍在10%左右。
“7”是指7次取酒,酱香白酒在酿造过程中真正取酒是在第三次蒸煮后,到了每年的十二月和次年的一月份,才开始第一次取酒,取酒完毕之后再对酒糟进行摊凉、加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等流程,如此周而复始,每月一次,共需要经历七次取酒。每一次取出的酒都有用处,任何进入到市场的酱香白酒,都需要经过不同批次酒之间的勾调。
“12987”工艺是酱香型白酒的典型工艺特征,也是它的工艺,让它区别于其他香型的白酒,形成它独有的特点: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高温馏酒、制曲时间长、生产周期长、储存时间长。
另外,酱香型白酒的原酒,必须经过三年以上的存放陈化才可再进行勾兑,所以酱酒必须经过“长期储存”这一道工序。
酱香型白酒也是所有白酒香型中,可以保存时间最长,而不变质一种香型酒,即便是成品瓶装白酒只要贮存保管方法科学,放上五六十年打开喝也好喝,而其他有的普通香型瓶装白酒,时间只要稍稍有点长,酒味就会变得寡淡减弱。
关于酒知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不过在接触这些酒知识的过程中,也让我产生了,其他方面的认知,任何东西,都不能只看表面。有些东西,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简单,就像这杯白酒,如果只看表象,它跟白水一样,但其实,它是经过很长时间,很多复杂的工序,精心酿制而成。
认识事物,要看它藏在背后的秘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