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
用了大概10多天的时间,粗略地读完了本书。民主,一个令很多人向往的词,但也是几百年来令很多人为了民主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民主,并不是唾手可得的,而是经过异常艰难的曲折才落地生根的。即便如此,在许多国家还未实现民主,而在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了去民主化。
本书主要讲的是欧洲的民主进程,作者通过分析英国,法国,瑞士,低级国家(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伊比利亚(葡萄牙、西班牙等)等国民主的起源的比较,希冀得出一个普遍的、公式化的民主道路发展成因。但很可惜,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国家的情况千差万别,但总有一些因子,是不可避免的,或者说必要的。
英法两国的民主发展,尤其重要。“英法毕竟通过不同但持续抗争的道路,形成了比较有活力、行之有效的民主政体,提供了政治组织的样板,对其他国家形成了显著的影响,积累了抗争——民主和其他方面——的历史,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分析家”。
本书的主要论点如下:
在解释民主化与非民主化最近的努力中,可以大致分为四类论辩的样式:
1. 必要条件(necessary conditions)的论辩: 有时候走过头就指明了民主化的充分条件 ——确认一种政体在什么条件下总是走向民主化。如果成功,这种努力就不仅建立了一条普遍规律,而且暗示人民,在生成新民主政体的道路上,哪些条件不得不去发现并推进。如瑞斯车迈耶和斯蒂芬斯夫妇得出一个必然条件: 民主理念和实践的跨国灌输,民族统一的措施,一个自主的、有效的国家,经济成长,被统治阶级随经济成长而产生,成长中的市民社会的组织密度,被统治阶级为了集体权利和政治参与而进行动员。
2. 变量(variables): 这些变量无论如何结合都能促进民主化。1991年,亨廷顿发表了《第三波》,提到五个解释性变量是关键的。(1)权威政体由于内交外困而丧失正当性。(2)全球经济成长,要求民主的民众在扩大。(3)天主教会转向政治改革。(4)外部行动者(尤其是欧盟,美国和苏联)对威权国家政策的转变。(5)螺旋上升的示范效应。
3. 次序(sequence)论:很多分析家区分了四个显著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下一个阶段的前提:前提条件的发展,退出威权主义,向民主转型,民主的巩固。
4.集群(cluster)论:声称民主化的条件、起因和次序,因时因地,因政体而异。
而本书的分析,特别借鉴必要条件论和集群论两种解释传统,一般而言是拒斥变量论和次序论。
那民主化到底是什么呢?民主化意味着增加政府代理人和政府所管辖民众关系的宽容和平等,增强政府所管辖民众对政府人员、资源和政策的有约束力的协商,增强对民众(特别是少数民众)的保护之免遭政府独裁行动的侵害。一句话,民主化谈论的就是受保护协商的增减,称高水平的受保护协商是民主的。民主化并不意味这尽善尽美,也不是民主的精准运作,而是实质性地迈向更高水平的受保护协商。相反,去民主化,意味着任何实质性的对受保护协商的背离。
以上定义突出了政治过程。而一些理论家更喜欢实体性的定义,即强调平等、共享、福利这些政府行动的产物。还有一些理论家增更喜欢宪制定义,强调代议制、法庭和法律。近年来大多数西方民主研究者都采纳了程序性定义,即简约主义的民主观点,集中在竞争性选举公职的制度上。
对民主化的政治过程的理解,就需要对三者做出区分,而这种区分贯穿了全书:即对公共政治(public politics)、抗争政治(contentious politics)和公民—代理人关系(citizen-agent relations)的区分。这三者交叉重叠在一起。
但怎样才能做到以上这点呢?为民主化奠定基础的社会关系的关键性变迁,发生于三个互动的部门:公共政治、类属不平等和信任网络。
公共政治容易理解。类属不平等相对于个人不平等,指的是在诸如男—女、黑人—白人—亚裔、穆斯林—印度教徒—锡克教徒等归属于同一种社会身份的区分。信任网络则是在归属的人际网络相互信任而集合。
当然,民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这期间产生了很多斗争。在欧洲1650年以来的经验中,四个重复发生的条件有时激活了多种多样的促进民主的机制:革命(revolution, 如英国1688-1689nian 的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 、征服(conquest,如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军队在法国之外的征服,带去了一定的民主化)、对抗(confrontation,如英国新教徒和爱尔兰天主教之间的对抗,贵族和平民的对抗)、殖民化(colonization,19世纪英国,法国等在美洲,亚洲,非洲等地的殖民,也建立了一定的民主)。这四种斗争或结合都可能导致民主的产生。
那区分民主与非民主的原则是什么:
简而言之,民主就是具备广泛、平等的公民身份与有约束力的协商和公民保护结合在一起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