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烟云
西北师大附中高二十九班张馨
《书·禹贡》中讲“海岱惟青州。”海即渤海,岱为泰山。海岱,亦指山东。
——题记自小长在陇上高原,对故都的记忆便淡了。只是回眸中的一隅剪影,浸润着齐鲁的山光水色,儒家之风。沥尽浮华,但余几分蓬勃的诗意,和几缕淡色的乡情。种在心头,如一畦春草。更远更行,更生,还生。无限水光
山东在古时雅称海岱,两个字便足见山水之兴。但海只是宽博地拢着这片土壤,岱宗险峻,独有神采。在济南,更有北国最为秀美的泉色。大明湖,大约最为恰当。
提及大明湖,你的脑海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盛夏荷塘十里,绿意盎然,饱满的粉红跃然而出,娉娉婷婷,香气绵长。
但于我,秋季才是最有诗意的。
微霜淡染,远山如画,到处是一片澄静。水色如翡墨,微枯的荷叶凄凉地卷着,远远望去,竟分不清那是荷枝的线条还是水中的墨影。像笔杆,书写着往昔的故事;像故人,等待着注定的尾声。云彩丝丝缕缕地垂落于天际,微风带着几丝寒意钻入人的心田。许多水鸟栖息在打蔫的苇丛中,有时浅浅地掠过湖面。回想大明湖畔的夏雨荷,抛却其艳俗的爱情传说,倒也显得悲婉。多年后紫薇在诗中写:“江南江北蓼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可见景致依然,心境却大有不同,所见所感也不再。这是山水之用,也是时人之乐吧!
走过修长的小径,看着余晖将围栏的影拉得清瘦。前面秋叶茫茫,后面水气弥漫。踏在有些凸凹不平的石板路上,仿佛走进另一个世界。穿过古老的亭台楼榭,淡淡的暖阳给木质的栅栏镀上一层金辉。这才是大明湖最质朴的一面,少了春夏的装点,不再绿得扰人心乱,才是真正的别出心裁。
再到湖畔,乘一只小舫,被初秋的寒意和无限的水色包围。天光云影,游鱼可见,水鸟轻啼,空明之至。岸渐远去,心也远去。
曾忆否?鸥鹭点乎清波,萧鼓助其远。烟云总是在初夏剥莲子的时候想起她,一样的眉眼青青。
或许这就是故乡的情结?已成羁绊。
犹记川端康成笔下惊艳:去年岁暮,我在京都观察晚霞,觉得它同长次太郎使用的红色一模一样。我以前看见过长次太郎制造的称之为夕暮的茶碗,这只茶碗的黄色带火釉子,的确是日本黄昏的天空,它渗透到我心中。
这便是乡情的特殊意义,给远行之人以慰藉。触景生情,解物寄思,大抵如此。
那些宠辱不惊的过往,记录着城市的兴衰。山水的注视与陪伴,是自然的恩赐。太多的故事,只是消融在细雨中。
荣或损,已是袅袅烟云,有其存在的意义,但终究是书卷上泛黄的字句。而我的乡情,总在回首时,带给我远方的温暖。
我想,此情只合自己慢慢品味,亦可老来入酒,伴着阶前点滴到天明。
惜眼前物,惜眼前人,更惜此情,只恐怅惘“当时只道是寻常”罢了。
教师点评
贾莹:乡愁,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母题,这深沉丰富的话题在十几岁的少女笔底泛起了独属自己的波澜。她的乡愁是故乡的那片山光水色,是家乡名士的俊采风流,是铭刻进生命记忆的黄昏的天空。
(20190711 兰州晚报 惠正杯 “我是小作家”第三届作文大赛入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