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做个精明的消费者

有句俗话说:买东西永远想不过卖东西的。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总是不定时的,即使是日用品的消费频率也不可能天天买,买菜最多一天几次,而商家面对的是一天无数个购买商品的顾客,有的网商甚至一天几十万个顾客,他们早就把顾客的心理研究得十分透彻了。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只有卖家知道他的所有成本和利润空间,消费者除了售价一无所知。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买家和卖家的不平等地位。

所以说:买家永远没有卖家知道的多。


1.价格奥秘

为什么同样的手表,有的卖几百块,有的奢侈品的就要卖上几千上万元。其实产品的真实成本并没有那么高,那么我们买的是什么呢?是品牌溢价。在各种消费品异常丰富的今天,我们早已不满足于购买产品的使用价值,更看重的是品牌。品牌溢价给我们带来的是身份象征,质量保证,这些都是无形的,脱离于产品本身的价值的。


2.价格骗局

不合理定价

一个高价商品和一个低价商品摆在一起,而且看起来质量不会差别非常大,大家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低价的那个。

高价商品其实只是个“托”,它诱导了你的消费倾向,于是你本来还犹豫着要不要买这个包,变成了这两个包里选哪个,当然是选性价比高便宜的那个~

捆绑销售

最经典的捆绑销售要数虐尽单身狗的第二杯半价!很多人为了拉低均价去购买第二杯,其实又喝不完,本来也没想买。像之前我买西柚,出于拉低成本的心理看到第二个半价就拿了2个,结果第一天吃很好吃,第二天就酸的吃不下了。

折扣券

打折就是抓准了人们爱占小便宜的心理,觉得有时效性,现在打折以后不打了呢,我没买不就亏了,就不管需不需要买了再说。看到打折要关注的重点不是它打了几折,而是它的真实价格应该是多少。


3.价格博弈

抢先报价

一般讨价还价僵持不下的时候,卖家都会抛出一个问题,“那你多少钱要?”

这时候有经验的买家都会抛出一个只有卖价三分之一的价格,然后一点一点的往上加,不超过三次,(跟老板说,你看我都加了三次了)到二分之一价格左右基本上就可以达成交易了。

因为你的报价制定了一个基准,不能离得太远,离远了这个报价就没有意义了,而且如果是开高价的商品1/3-1/2算是比较合理的价格。


屏蔽选项

全世界的人都爱打折。

最经典的广告语就是不要9999,不要999,只要99,原价一折!名牌手表/手机/电视/各种XXX带回家!

不过貌似大家都知道这个是骗人的就对这个都免疫了,下次就不会再觉得划算了~

每当你觉得很划算的时候不要冲动,先把上面那段广告拿出来念一遍,如果觉得很像就不要下手了,八成是骗人的。

坚定立场

一般耳根子软的人很容易被口才好的销售牵着鼻子走。出门买东西记得要写购物清单,严格按清单购买。如果实在躲不过销售,记住不要贪小便宜,别拿啥试用装,打折卡,她说什么都是一句不需要,只买自己想买的。

我每次去莎莎都会被销售忽悠,买回来的不是自己一开始想买的化妆品,我觉得香港莎莎的销售服务态度有待提高。她们看到你不买她们推销的产品就会说你想买的没货。后来我就直接转战天猫旗舰店,再也不去香港了。

网购是解决的好方法,因为不用见销售,为我的机智点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又是一年双十一购物盛宴,多谢马云爸爸,现在大家已经基本忘了11月11日是孤单寂寞冷的光棍节,只知道这是热血沸腾的剁...
    蜂蜜乌龙茶阅读 3,544评论 0 2
  • 为什么世界总不听话 人们总是希望这个世界按照自己的意愿运转,希望身边的任何人都听从自己的安排。事实上你会发现,让别...
    静888阅读 14,370评论 1 45
  • 夏日灼眼,杨柳依依,耳旁的微风像是上天的赠与,可也终于只是8月里的一个过客,空气里的阳光依然炽热,让人不愿多看一...
    花与月阅读 1,007评论 0 0
  • 上次说了纠正儿子的错误,学习了心理学后才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在童年中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伤害,并且一直在潜意识里面,自己...
    愿和儿子一起成长的Kevin爸阅读 4,073评论 0 2
  • 杨贡看见李瑾的表情,心中也是乐开了花,同着两人一起吃了起来。 三人默契地不再说话,一致对付起眼前的菜肴。 半晌后,...
    鱼团子环游银河铁道阅读 1,19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