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的第一个周末,和闺蜜出去散步购物,吸了一身的阳光回到宿舍。我慵懒地躺在床上,想着明天去图书馆该干的事,渐渐地进入梦乡……
一个闲适的午后即将逝去。
同样是周末,仅仅是一年之差,我对它的期待变得截然不同。
又回到高三那段忙碌的时间,我们是多么渴望周末,渴望大学。周末可以和父母坐在一起谈心看电影,可以在图书馆相遇最好的朋友,一起吐槽老师压榨学生的可恶,可以就只是躺在床上宝贵的睡上一觉……
弗洛伊德曾说过:假如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的痛苦之中,就会转而爱上这种痛苦,把它视为一种快乐,以便使自己好过一些。高三的我们就是这样,学习着,痛并快乐着。周末像是做完很多不喜欢却必须要做的事情后的赏赐,是完成一项大工程后的解脱和释然,是小孩子打完针后一块糖果的奖励。我们每天被各科老师欺压着完成各种作业,枯燥却充实,有时候自己都惊叹人短时间完成任务的潜力。这些都让我们有了周末贪玩的动力,周末的消遣也变得理所应当。
这样看来,中国对一个孩子成年前的应试教育真的很有效果,用最短的时间,最残酷的手段,还能让一个孩子高度保持着对周末的渴望,对自由和新生活的向往。
但是到了大学就不一样,像是火车突然断了轨,将一朵温室里的花立即被扔到了大自然。虽然中国的大学与西方大学接轨,强调的是自律自主,但西方的开放式教育是从一个孩子出生时就循序渐进深入人心并延续到大学的,而中国仅仅是从大学开始,还是在一个人已经成年了可以独立思考并且接受应试教育的前提下,让他开始另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效果显而易见。
所以上了大学为什么会孤独,可能是背井离乡想念家人没有知心的朋友…实质上是心智的不成熟与年龄的增长带来的反差。我们可能会顺从标准,压抑自己想法成为常人;也可能藐视标准,在自己心目中成为超人。自我的完整总需要挫折的磨砺,我们需要在自律的失败与成功中找到一种生活的平衡。可是自律又谈何容易?头顶三尺有神明,神明是自己,伯乐也是自己。
成长是糖,甜到哀伤。又至周末,脑子里不禁浮现出自己曾经期待周末时的高三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