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一次突如其来的旅行。
本不算在计划中,只是为了完成一个规定动作,何况本次还有长辈同行,必不能随心畅意地玩。但是人生在世,很多时候个人的玩乐并不是最重要的。总之,在有点仓促的情形之下,踏上了这次潮汕之旅。
一、在汕头的街头走一走
由于带着长辈只能选择跟团,固然每天像被赶鸭子一样去往各个景点,但是也由此得了许多在自由行之外的知识与感受。首先便是对汕头的印象。是有点和我以为的形象大相径庭的。不像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更像是将发展的时光停留在了上个世纪的某个年代——除了万象那一片应该算作核心区域的新城市之外,其他的房屋挤挤挨挨的,方方正正地,大大方方地破旧着喧闹着。导游说建筑不高是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的老旧则是因为藏富于民,当地民众的生活是很富足的。我这才知道,许多有首富头衔的人,都出自汕头。继而又听说了李嘉诚对汕头的贡献,包括出资兴建汕头大学,包括许多慈善。导游在说着这些事情的时候,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所以,怎么看,怎么听,你永远无法得知事情的全貌。
汕头是座不大的城市,不光是汕头,包括潮州,市内的景点都极其有限。在小公园亭这个看上去很明显的人造景点短暂停留了一下,对汕头的城市印象似乎也便停留在这里了。
落地当日的晚上去了游客比较多的龙眼南路,很有趣的名字,令人不自觉会想起龙眼荔枝这类水果。就是一条都是餐饮的街道。观感不太好的是会有身体残疾的人在用劣质音响荒腔走板地唱歌。耳朵和大脑在被迫塞入这些声音与画面,感受闹哄哄的市井人间。
找了一家所谓的网红店,吃了听上去奇奇怪怪的腐乳鸡翅,甜汤以及叫不全名字的当地小吃,然后又边走边看,和大多数城市的美食街一样,美食街上同质化的食物不少。不得不说,蚵仔煎的分量可真不小。但是和中午落地吃的外卖一样,并无特别的滋味。汕头的味道是不带有攻击性的,轻轻软软的,丰俭由人,需要你根据自己的口味去调浓油或者赤酱。
还有一个小插曲,便是去一间室内体验英歌舞。只能说,这样的战舞只在街巷间方能显示出那种气魄与激荡。室内的舞台简陋,英歌舞的演员们有的卖力有的摸鱼,在台上来来回回起舞、跳跃,兼用一些看不懂的姿势动作。据说英歌舞还和梁山好汉有关,是有着扶正压邪的寓意在里头,只是在这样的体验下,终究化为了最为表面的浮光掠影。
二、南澳岛的灯塔匆匆太匆匆
本次的旅程里包含了两个岛,南澳岛和东山岛。在小某书里,南澳岛的名气似乎更大,更具浪漫气息,尤其是那座红色的长山尾灯塔。只是到的那日刚好是炙热的下午,导游留了短短二十分钟去灯塔那边拍照。而我忙着吃雪糕和没有做功课,眼睁睁和那座灯塔擦肩而过。等到想起要拍照的时候已是离去的时候,只来得及在车上远远留下灯塔的倩影。
在岛上居住还略有点惊悚。导游介绍岛上现在大概只有6万人,15年左右才通了淡水,从此岛上的旅游业快速发展起来。沿着海边飞驰,环岛公路的风景还是不错的,但是沙滩并不如何细腻美丽。岸边有一些形状粗犷的岩石,毫无顾忌地彰显大海的深邃与破坏力。岛上都是一个个小景点,比如闽粤总兵府,又比如自然之门,不过是一个又一个到此一游。居住的地方是居民楼改造的,几栋楼都几乎没有人气,可能只有旅行团会去住。因为原先的门有问题,住宿换到了另一层楼,整层楼大概就我们一个房间。晚上吃饭回来,看着稀稀拉拉亮灯的楼栋,都心照不宣没有多说什么。
心里不是不害怕的。不过有一说一,从阳台上看到的海景还是美的,导游说这是海景房也不算骗人。岛上的气候是孩子的脸,早上5点多的时候被外面的暴雨声惊醒,心想这下可好了,哪里都不用去了,结果不到8点天色已放晴。在所谓的网红打卡点拍了几张不甚满意的游客照,南澳岛之行便宣告结束了。
三、东山岛的日与夜
从南澳岛到东山岛,是从一片海跨入另一片海。海看起来似乎相同,又是那样不同。阳光的照耀下,海水是惊人的美丽迷人,却又暗藏凶险。我终于下来踩水了。东山岛的沙滩沙质细腻柔软,赤脚走在上面,感受海水的包裹,不知不觉就走到离岸边有一定距离的位置。沙滩上还藏着一些小贝壳,被海水打磨得光洁莹亮。
这才是大海啊。不管走到哪一片海,不管是似鱼骨的嶙峋与狭长,还是礁石林立而颜色深浅不一的海湾,极目远眺,就是一片澄碧的,纯净的,被好好呵护的海。
东山岛上的居民比南澳岛多了几倍。岛上的配套看起来便成熟许多,是有一个发达县城的规模。沿路过去,有不少养殖地,小小的水车在池塘里翻腾着。晚上找了一家当地小馆,没有一个菜踩雷。发现这边很喜欢用紫菜炒饭,在南澳岛尝试了,便没有再试。吃过饭在街上走一走,久违的惬意舒适。
是可以停留两天,来点慢生活的地方。
四、潮州大风起兮云飞扬
不知道为什么会想到这句毫无关联的句子。大概是潮州的建筑会令我联想到一些北方城市,有一种奇异的旷达之感,比如那座广济桥。
潮州在我的记忆里并不十分明晰,你很难描述它属于哪种风格,它甚至不像汕头那样鲜明,也有可能是旅程已近尾声,来到一座新鲜城市的冲击已所剩无几。但如果单从游玩上来看,潮州是比汕头值得一去的,就是这座广济桥。
用船只相连的桥是第一次见,据说是为了方便大型船只通行,会在晚上收起,清晨放下。而18座古浮桥相连,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在水面上延展,又有一种别样的建筑美感。我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桥下的水是海还是江河。水里还游荡着一种叫不上名字的鱼,大概通道被堵住了,便在桥下徘徊,又或者通道口有它们喜爱的微生物。这些鱼的眼睛都是红通通的,但是手机拍出来的画面又显现不出来,令人疑惑莫名。
潮州城里还有一座小小的泰佛殿,是一位华侨所建。所以潮汕人民的拼搏和敢闯大概也体现在这里,他们从来不惧背井离乡。而在城市中出现这样的一座异域风情的寺庙,毫无例外地充斥着各种妆造好去打卡的游客。看照骗确实也能唬一唬人。
牌坊街乍看和夫子庙也无甚区别,里面同样也是各种店面。开元寺正在修建,千年名刹少了些肃穆,多了些尘世的浮躁与喧嚣。天气实在太热,匆匆转了一转便也结束了行程。晚上打卡一家很有名的卤鹅店,意外感觉很好吃,卤鹅是微甜口,但又是令人能够接受的甜度。这一趟寻味之旅也不是毫无收获。
人在旅途的意义大概就在于此吧,去感受,去体验,让自己的感官变得鲜活。还品尝了涩口的油柑汁,吃了味道很难评的水果切,点了寡淡无味的粤菜和各种粿食。但也吃到了正宗的潮汕牛肉,略微涮一涮,配上当地浓郁的沙茶酱,入口是恰到好处的硬度与鲜美。也吃到了手工劲道的牛肉丸,紧实弹牙。吹了海风,踩了海水。
去到这广阔的世间走一走,看一看。风景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