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价上涨的同时,首饰店的业绩为什么不好?
以前我也不明白这个,我觉得金价上涨会导致大多数人去购买黄金啊,其实黄金行业的矿业公司的股价在上涨,而首饰店的股价在下跌。
黄金投资只需要仓库管理人员,交易员不需要客户人数增多,只需要价格不断上涨,与宏观政策,社会剩余资金,而黄金消费需要设计师,销售,年轻人,结婚人数做多。
本质上矿业公司是黄金的生产者,对于生产者来说,产品价格上涨就是好事,而首饰店来说主要服务人群是年轻结婚人群,客户在减少,原料在涨价,结果就是价升量跌,叠加客户减少,意味着黄金作为消费品的流动性不足。
我建议许多读者今年去购买黄金首饰,原因在于大众并没有购买大量黄金的资金能力,保护大量黄金的能力,不太会有大量黄金的场景应用能力。
而首饰类的黄金,小巧的同时,持有理由就是传统风俗,有些时候一小点黄金能够帮助许多人或者事。
我本人因为是把黄金当投资,现在还没有购买黄金首饰的需求,我更加偏好黄金股票,基金一点吧。
疫情前与疫情的时候,那个时候人们喜欢房子,我朋友打算结婚,丈母娘要求必须一套房子,而疫情之后,我身边朋友结婚,主要要求三金与五金。
看来人人都喜欢投资品,而不是消费品,消费品非常难升值,投资品很容易升值,这种变化我不感到奇怪。
毕竟我在2018年的时候建议买黄金,2019年开始购买黄金基金,观察了几年的金价,这玩意上涨一般都是突发风险事件导致的价格波动。
在新自由主义经济的现在,还能看见古典凯恩斯经济学(拜登经济学)——依靠负债制造通货膨胀对抗通缩驱动经济。
其实我在水泥厂工作的时候,就应该理解这个逻辑的,在取消澳大利亚的进口煤炭之后,煤炭价格上涨速度非常快,水泥价格也在上涨。
但最后我们厂那年效益不太好,后面复盘的话,我认为在夏天宣布这个政策会更加好,有几个原因:
第一是在夏天宣布这个政策,导致煤炭价格上涨,利好环保与水电建设,使得夏秋两个季节火力发电成本上升,电力价格波动减弱。
因为这种事情是市场波动,这种波动会使得火力发电的成本提升,对环保政策的推行有好处。
在夏天看到水电站成本稳定发电,电力投资对水电有更大的偏向,减少碳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效应,利好环保啊。
第二是夏天的电力缺口没有冬天那么大,夏季都是河流丰水期,水力发电量充足,关于这个电力缺口的分析实际上来说是不对的。
我记得是疫情第二年成都在夏天,沿海制造业需求旺盛,电力供应先优先东部,四川还出现热死人的现象,我认为是电力分流的问题,不过民生需求出现断电现象,电力肯定有缺口。
还有一个比特币耗电现象,就是因为在电力来源转型期,火力发电与水力发电会在转型期产生冗余,火力发电因为规模大,所以配置高压线,容易进入电网。
所以导致一些一些水电站发电进入不了电网,但社会消耗不了电力,这个源于当时东西部的人力成本差距不大,工厂没有迁移至内陆,没有耗电大户消耗小水电站的电力。
比特币开发因为不需要太大人力,产出是代码通过网络运输而不是公里运输,最后也是被查处了。
第三是冬季是取暖高峰期,煤炭还有一个大多数家庭取暖来源的作用,所以煤炭价格过高,对老百姓来说不是一件好事,老百姓的生活受到了影响,总归还是要抱怨一下吧。
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先放出一些风声,让煤炭采集行业先动起来,同时不断与澳大利亚煤炭行业谈判,拖到夏天宣布禁止进口政策。
火力发电需求减弱,民生取暖需求没有,同时经过半年时间的宣传积累,国内产能赶上,就算价格上涨也不会出现那么快速的情况,这是复盘之后的一些看法。
因为你不知道澳大利亚煤炭行业是做好准备还是没有做好准备。
我们厂效益不太好也是这一点,水泥被动涨价,买的人就少了,不过也是因为黔西地方有煤炭,或多或少都还有煤来生产,所以煤炭价格上涨导致水泥价格上涨。
但水泥行业有没有利润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我看到首饰行业股票下跌的时候,我还想不明白为什么。
后来想一想年轻人少了,结婚率低了,买黄金首饰的人变少,而黄金的消费需求主要是首饰上,但我想明白这个逻辑之后。
我就想起了,煤炭价格与水泥价格的关系,并且我们水泥厂是真没有赚太多钱,正如现在的金价大涨,首饰店效益不好。
现在首饰店有两种盈利可能,面向社会收购黄金或者首饰以旧换新,因为企业能保存黄金,或者控制大规模黄金,但个人因为经济下行,渴望现金流。
所以这个时候面向个人收购的价格比以前渠道要便宜,一旦黄金变成投资品,意味着其流动性大减,市面上的黄金就更加少了,囤积黄金就会出现。
其实首饰店是干手续费的,所以以旧换新,让老百姓支付手续费,自己的门店还是继续存在的可能。
真玩黄金,首饰公司为什么要养设计,销售,门店部门?
这样的话,首饰公司要变成一个金融公司了,黄金价格现在受到政策与特朗普影响太大了,今天特朗普又不是与加拿大停止贸易谈判。
我群群友的理解是黄金这玩意的流动性在下降,这个正是消费品变成投资品中的一个特点,就像房子一样,如果房价不断上涨,房子是不会装修。
如果金价不断上涨,金条金块也不会变成首饰,相反首饰还会变成金条与金块,而在投资品变消费品的时候,市场上的产品会报复性增多。
最后的成交价格会远远地位消费品的价格,比如房价已经下跌到出租收益总和之下了,所以一些人会选择装修。
还有就是不想进一步投入之后,就是少亏离场,如果房租有预期的话,就会装修出租。
按照房产价格的这种变化趋势,就是一个产品从消费品变成投资品,在变成消费品的过程,这种过程一般有两个利润点。
首先购买点是消费品变投资品的阶段,出手点是投资品的这一段时间;
第二个利润点,购买点在投资品变消费品导致超跌出售,以抄底价购买,用来出售或者出租都需要时间。
前一个利润需要趋势判断,高价判断,第二个利润需要成本判断。
茅台实际上也面临这种问题,从投资品走向消费品,因为工业化的产能减少非常慢,茅台酒厂一年那么多的产能怎么办?
肯定要收回,这就是茅台推出冰淇淋与咖啡的原因,工程下行,叠加现在禁吃喝令,茅台酒水的消费场景已经非常恶化。
第二随着经济发展,老百姓喜欢喝低度数酒,明清士大夫喜欢黄酒,这对高度酒水市场不是一个好消息。
我的建议还是保住茅台这个牌子,同时产能用茅台镇集团出品做一些中低端的牌子释放出去。
当然按照国有企业以及大众对市场规律的了解程度来说,这个未来看正确的决定阻力重重,就像2018年我建议家人购买黄金一样,人自己决定的事情太少,都是随波逐流而已。
最根本的原因是投资本质是未来需求的实现,如果未来没有这种需求,那么投资就会失败。
首饰会因为年轻人数与结婚率的下降,导致首饰行业不行。
会因为单人生活越来越多,导致小面积公寓比百平房子更加好卖。
年轻人的消费场景中没有茅台,茅台自然丧失流动性与消费品属性。
投资没有未来的消费实现,注定结局只能是崩塌。
还有一点是物以稀为贵,没有消费的消耗,最终只会越来越多
投资品价格的流动性是最大的问题,消费品最大的问题是消费者需求的坚定程度,我说过结婚是刚性需求,因此什么时候买房都不是问题。
对于这一点我的群友没有太多反驳,但是网友反驳还是太多了,每一个人看重的东西不一样。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关注成本与利润,要结婚就要买房,就算是未来房价他自己都觉得会下跌,他也不得不买,这就是刚性需求,大多数人总是觉得自己有的选,实际上没有选择。
通过对行业分析,你会更加容易了解其他行业的速度,同时对其他行业的趋势判断,这就是投资需要最重要的一点,就像我一样,行业分析做多了,总能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个事物。
规律都是一样的,具体到细分行业或者具体企业是不一样的,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不是所有企业都是不行,有一些企业能够增长,这叫衰退性增长。
人会遇见无数的问题,有些问题自己能理解,有些问题一时不能看透,这个也很正常,我一开始也不能理解首饰公司股价的下跌,当然现在经济情况来说更加恶化了,今夏的水果价格波动,就说明今年实际销量与预期销量差距非常大,这种情况说明,个人消费枯竭了,明年
水果的价格都不会太高了。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