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六小龄童话题不断。2016年,“六小龄童上春晚”的就成了一个热题,那些指责央视的“粉猴”主要观点是:不尊重传统文化,猴年春晚居然不用“正宗”的美猴王,伤了14亿人民的心。
这些年不断有各种形象和版本的“大圣”和“悟空”出现在影视剧里,也不断听到六小龄童指责这些改编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对不起祖宗。”
其实我挺喜欢六小龄童的猴王,但我不赞同六小龄童的观点;就像我很喜欢崔永元主持的幽默节目,但他谈转基因就属于外行。孙悟空本来就是一个无中生有的人物,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形象与版本,不能因为六小龄童演过一次孙悟空,他就成了孙悟空的代言人和解释的权威。按此逻辑,有了梵高的《向日葵》,其他人就不能再画向日葵了;帕瓦罗蒂死了,谁要是再唱《我的太阳》,就一定要吃成胖子、再留上胡子。
要不然,孙悟空的形象也像扬州炒饭和鱼香肉丝一样,弄个国家标准出来?
我也理解有些观众的怀旧之心和对春晚的意见,因为这两点我都有。但我不认为我是对的,更不敢代表“十四亿中国人民”,我连我儿子都代表不了。
动辄就代表人民,那是WG遗风,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对很多人来说,把自己的事做好比什么都重要。
在贫瘠的年代,在我的青春期,友谊雪花膏塑料袋上的美女头像,就是我心中的女神,但如果我坚持说那才是美女的标准,就一定是个笑话;我至今还喜欢吃冻梨、沙果、桃酥和柿子饼,但我能宣称这些才是最好吃的东西吗?
人们往往因为怀旧,把过去的事物当成完美的标准。比如,在我的同学里,很多人怀念翁美玲版的黄蓉,认为后来的演员都不如翁美玲。其实,并非翁美玲演技高超,或者美丽无双,而是我们那时头脑空白、荷尔蒙旺盛。
如今,每当听到鞭炮噼啪响起、二踢脚在空中炸裂,我就精神振奋;街头弥漫的硫磺硝烟味道,就是我的“年”味,就能唤起我曾经的欢乐。但对我儿子以及现在很多小朋友来讲,那只是噪音和空气污染。
同样是噪音的还有京剧。京剧前身不过是当年闹市中摆地摊的,在嘈杂中敲锣打鼓是吸引人的办法。只是后来清朝皇上因为没有我们的电视、互联网和ipad,没有唐玄宗的霓裳羽衣,没有宋徽宗的书法绘画,百无聊赖中,京剧才登堂入室。
所谓传统文化,也就是农耕文化,有些还是部落文化(比如萨满),完整保护或者记录下来是对的,文化的多样性和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都至关重要。但所谓传承,就算了,如今已是信息社会,动画都3D了,谁还去看驴皮影?
有人喜欢传统文化,那是个人的自由,但无需给自己的爱好贴上正宗或者高大上的标签。
有人在京剧的婉转低回(咿咿呀呀)里,体验自己感悟的世界,很好;有人在广场上啪啪地抽陀螺,怀念童年的乐趣,不错;放着那么多新鲜水果不吃,我就喜欢啃冻梨,也没惹着谁。
往往越是底气不足东西,越要贴上高大上的标签。有的是为了面子,比如穿名牌、挎名包;有的是为了骗人,比如网络里那些骗人的东西,一般都出自“国学精粹”“中华养生智慧”“国医大师”之类。最近看到一篇介绍一个中医学院院长研究成果的文章,发表在“世界中医药杂志社”,但是内容都是自说自话、不可证伪的玄学概念,按着爱丁顿的说法:“连错误都谈不上。”
似乎我也该把我喜欢的冻梨说成“世界中华东北传统冻梨”。
我对春晚的意见之一,就是春晚把一个娱乐的事儿,弄得四平把稳、紧紧张张。既然大家怀念六小龄童美猴王,临时加进去,又有何不可?央视人,不过是占着“中央”的位置,就觉得自己很高大,承担着伟大的使命、关乎着民族的危亡。其实是想多了,在外人看来,不过都是喋喋不休的北京出租司机。
我对央视和春晚的意见,还有一部分来是自“人民群众”的“正义感”。因为没有了赵本山,没有了老毕,弄得我只能看纪录片和动物世界。那些认为赵本山低俗、老毕该杀的人,你确定是对的吗?
说到这里,才引出我今天想说的话题:那些秉持各种正义、道德、真理以及各种信念的人,你能确定自己是对的吗?
这想法,我早就思考过。十多年前,我带母亲去北京旅游,在西单广场,我和母亲看到一对年轻人在长椅上相拥、接吻。当时,我觉得这个世界真美好,和平、自由。然而母亲却愤愤地说“现在的年轻人太不像话,不知羞耻!”我并没有与母亲争论,却一直留下一个持续至今的思考:像母亲这样的人很多,都是善良的好人,却可能因为观念的问题而彼此产生矛盾和纠纷。历史上由此引发的悲剧,甚至战争,不胜枚举。
何必去说历史?如今的中东,同样是阿拉伯人,却分出无数教派,各派都认为自己站在真主一边,彼此为真理打得昏天黑地,城市荒废、难民无数。
又何必说中东?我们的网络、微信里,亲朋好友的言谈里,充满了多少慷慨激昂、义愤填膺的道德正义和爱国情怀?有谁追问过自己:我的观念来自哪里?是对的吗?有谁能安静下来读几本书,或者一篇较长的文章?
还有数不清的概念:红糖补血、冰糖清火、本地鸡好吃、普洱茶降糖、生姜治百病、小烧酒好喝不上头,等等,都有道理吗?有可靠的验证数据吗?
在中国,谈论中医、转基因以及抵制日货韩货美货洋节这些话题,是有被“爱国者”当成汉奸卖国贼的风险的。这让我感到,人们的传统习惯、道德观念,以及“伟大真理”,不但是值得怀疑的,而且是危险的。
中东有些国家被称为“失败国家”,我认为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在21世纪,依然固守中世纪的传统。现在我们很多人遇到问题依然是往回走,在祖宗那里找答案。这是没出息的,也是危险的。
值得怀疑的真理和正义,古今中外都有。人们往往一次性接收某种价值观,输入自己的思想系统以后,就再也不想接收新的观念,更不愿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
当年那些英国绅士引经据典、义正言辞地宣判,要对计算机发明人、二战的英雄--图灵,实施化学阉割;在当代中国,有个“正义的”大妈向社会学家李银河泼大粪;如果我在美国公然宣称我是无神论者,我将受到大多数“现代”美国人的白眼。
好了,到此为止。我无力再写,读者也不愿再看。
春晚我还是要看的,这已经成了一个仪式,虽然所有的仪式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天下没有完美的事物,我也不能等一切完美了,再让自己开心。既然我能在大家都骂雾霾的时候欣赏雾凇、能在汽车呼啸而过的路边欣赏花朵,我也总能在春晚的节目里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我非常感谢岳云鹏,他唱的那句废话:“啊…啊!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一本正经、声情并茂。在领导不能非议、农民不能嘲笑的前提下,居然戳到了我的笑点,让我快乐了很久。
真难为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