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壹佰零肆:赤芍

赤芍

别名:木芍药、红芍药、赤芍药、臭牡丹根

性味:微寒;苦

归经:归肝经

功效:清热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用法:内服煎汤,6~12g(大剂量30g);或入丸、散。

禁忌:阳虚、血虚无瘀之证及痈疽已溃者慎服。不宜与藜芦同用。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长5~40cm,直径0.5~3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及皱纹,并有须根痕及横向凸起的皮孔,有的外皮易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赤芍是常用药,是苦而微寒的药,归于肝经。赤芍的作用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热病、温热病出现的高热,身上出现斑疹,也用于热症导致的吐血、鼻子出血的热邪疾病,也用于目赤肿痛,同时也用于肝郁导致的胁痛,也可以用于闭经、痛经,以及腹部症瘕积聚、腹痛。赤芍活血化瘀的作用很强,可以治疗跌骨损伤,也用于疮疡。赤芍主要是能够清血分里边的湿热,而且有散淤血的功用。

(仅供参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桂枝汤类方 1、桂枝汤 适应证: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
    听莲阅读 3,386评论 1 6
  • 赤芍—— 性味:苦、微寒。 归经:归肝经。 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主治:热入营血,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目赤肿...
    采尺书庐阅读 1,012评论 2 11
  • 附子与大黄配伍心得 (邢卫光) 左某,62岁,炊事员。患疝气3年,因拒绝手术而求中医治疗。患者退休后,常被...
    中医范儿青年孵化教练阅读 1,918评论 11 13
  • 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草药 6.黄芩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为唇形科植物黄芩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
    旷山燕阅读 1,931评论 0 0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583评论 1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