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探索世界的欲望蒸蒸日上,世界的轮廓在我们的心中愈发明朗;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地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不可或缺。
没有了地图,人类在探索和生活的脚步中,就会“迷路”,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连许多习以为常的行为都无法顺利开展,譬如上班,约会,郊游,出差,旅行等等。
地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它的起源和脉络在大多人心中仍然影影绰绰。人们都知道,时间的流逝,是历史。其实,空间的变迁同样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对同一空间的不同描摹更展现了复杂的历史形态。
这本《12幅地图看世界历史》,通过12幅地图背后的故事,带我们认识故事背后的世界历史。12幅不同的地图,12个不同的作者,12个截然不同的角度,12个时代的截面,唯一不变的,是世界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
作者杰瑞·波顿是研究地图历史和文艺复兴制图领域的重要专家学者,他仅以此书,献给他的妻子夏洛特。
你知道第一幅世界地图是什么模样吗?
制作它的人两千五百年前早已作古,而两百年前发现它的考古学家把它当作一块刻着奇怪楔形文字泥板的小碎片,直到二十多年后,七万块类似的碎片拼凑起来,楔形文字的秘密被逐一解开译成英文,这七万块碎片才被重视起来。
如今,这块泥板在大英博物馆公开展览,被称为“巴比伦的世界地图”,而这也是已知的第一幅世界地图。
这幅地图以鸟瞰的角度呈现整个世界,不仅展示了当时人类认知的地图表面,这更是巴比伦宇宙论的完整图解,记载了一个创世的神话。虽然写实性并不强,但却能反应早期人类的一个基本特征:把某种秩序和结构加诸于已知世界浩瀚无垠、仿佛无穷无尽的空间之上。
虽然第一幅世界地图诞生在两千五百年前,但其实在地图史上,这已经相当落后了。第一幅地图雏形诞生时,比这幅图早了两万五千多年,是刻在岩石或者黏土上的平面地景。
其实自然界的生物都有“认知绘图”的本能,很多动物在这一项上的能力远非人类所及。人类的唯一优势就是在进化中将这一本能进一步衍生,转化成了持久及可复制的信息保存后世——地图正是这一载体。
那到底什么是地图?西方的语系基本都起源于拉丁文字,英文中的map在拉丁文字中源于桌布或餐巾,法语则指的是正式的文件,古希腊语又是另一种东西,可谓反复无常。与之相对的世界也是一个难以捉摸的概念,不仅指完整的实体空间,也代表着人类的世界观。
纵观全书的十二幅地图,它们各自呈现出了当时的人们对实体空间的不同想象,也是当时人们理念和信仰的产物。世界观造就了世界地图,世界地图也返过来定义其文化的世界观。毕竟对于制图者来说,制作地图时需要特别仰仗两种资源:头上的天空和脑子里的想象力。
所以对于制图者来说,有一个通行的困扰:该以哪里为地图的中心?中国人目前常看到的世界地图,其实是以亚洲为中心的。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将中心移到南极、非洲甚至一个不知名的其他地方,你可能就会怀疑自己是否还在地球上。这算是世界地图对你世界观最直观的一个小小影响。
这十二幅不同的世界地图它们本身的创作过程,从 视觉到抽象化到比例尺、观点、方法和投影法,都折射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色彩。它们诞生的时间都至关重要,制图者们试图通过地图决定如何再现世界和世界观。从十二世纪一幅伊斯兰地图对知识交流的追求,到二十世纪末阿诺·彼得斯哪幅充满争议的世界地图对宽容与平等的全球性观念的鼓吹,都是这种情况的范例。
更有趣的是,这本书中的很多地图在当时就遭受了严重批判,或者很快就被取而代之,有的则被选择性忽略,或者过后被斥为过时或者不精准从而默默无闻。可是它们无一例外地都诉说了一点:如果你想了解我们那个世界的历史,不如先研究一下地图里的空间如何测绘。
一幅好的地图上多么宝贵!站在一幅地图前,人宛如站在上帝的眼光看世界。
世界不断改变,地图随之变迁。翻开本书,地理与历史,不同学科相互交融焕发出的独特魅力,让熟悉的地图显得格外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