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涵读报》里听到《我是范雨素》这边文章火爆朋友圈,于是搜素来读。
文章很长,但很有吸引力,一口气读完。文字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传递出的精神让人震撼,读罢收获的是面对拙劣的命运,范雨素真实的坚韧。
她拙劣的一生是这样装订的:父母的关系不好,天天吵架,父亲身体不好,干不了体力活,母亲一个人养五个孩子,大哥想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全家把吃的都卖了支持,然而仍未成功,只能种地过着苦巴巴的日子;小哥哥读书做官,然而迷上了赌博,官也被撤了;两个姐姐身体残疾。
五个孩子中只有她是健康的,然而并不幸运。十二岁思想膨胀,离家出走去海南流浪,做了乞丐,后来去北京打工,嫁了个家暴酗酒的男人,有了两个女儿,面对这样的一切,她没有放弃,也没绝望,离开那个男人,独自带着两个女儿生活。打工学校教书,做月嫂,上“工友之家”文学小组课,写字。生活一路艰辛,她坚韧走过。她也悲观怀疑,但她对照心理学书籍给自己治病,用爱心给自己治疗,每天使劲想母亲爱着她,一路往前走。
为母则强,她的坚强得益于她的母亲,她的女儿更是她坚强的受益者。面对不争气的父亲和五个孩子,范母强悍的自己支撑,即便孩子都不省心,她一个也没放弃。举家供大儿子学习;不抛弃不放弃的为大女儿治病,中医、西医、神医,不放弃每一个渺茫的机会,求医问药二十年;小儿子赌博成瘾,她也没有放弃,让他好好的活下去;二女儿小儿麻痹,积极为她开刀治疗;就是对着范雨素的流浪和婚变,她也只是沉着的说不怕。即便到了八十一岁的高龄,仍为了儿女的土地被占去维权。
范雨素的育儿观得到了母亲的真传,再穷也要给孩子丰富的精神世界,有哪个母亲会为孩子去旧货市场、废品收购站买一千斤书给孩子看?如今大女儿在上海做白领,小女儿也上了私立中学。穷不能穷教育,这是母亲和她的信念。虽然家庭这样惨烈,但五个孩子都在书香中长大,这也是范雨素拥有今天的关键。若不是读那么多书,没有自己的精神世界,现在她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族,为了眼前的苟且而挣扎前行。
与他比起来,我们的生活太好,却成了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心理脆弱的不堪一击,遇到一点所谓的困难,轻则焦虑、抑郁,重则自杀,草草结束自己的人生。
每日经济新闻中对她的采访:“写作是你的精神寄托吗?”她说“对,我没想过很复杂的事情,比方说买房子,也没想过养老,所以也没什么精神负担。”正是这种简单和洒脱让她真实、坚韧的生活。反观我们,却是欲望的奴隶,一直负重前行。
“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满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欲望。”是啊,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歌。
范雨素是太阳,在她的故事里,我读到了单纯和坚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