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博低着头站在教室外走廊的墙角。
今天早上,数学老师把你叫出来,有什么事吗?
我平静地问他。
我早上回到学校,刚拐过办公室走廊,就见数学老师面对墙站着,好像在数落着谁?我故意走过去看,是博。我没有说话,回办公室了。
任课教师与学生的问题,由他们自行解决吧,如果老师找到班主任,我才会插手。
老师,不是没完成作业的问题。博抬起头说。
哦。我点点头。刚才的自习课前,我提醒学生先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提前预习下。
在说到需要提醒的学生时,我提到了博的名字。我猜想早上数学老师与博的对话与作业有关。
那是为什么呢?我问。
二
老师,我写了随笔,你看看吧。
博从教室里拿出随笔本,我认真阅读。
数学课上,老师在讲最后一道大题,讲完后,问:“谁还不会?”张凯举起手,来一句:“都不会!”“什么?”“都不会!”“你给我来一句都不会,你还让老师怎么讲题。”这时,我补了一句:“老师,我也不会。”他没理我,急得更厉害了,我又来一句:“老师,我真不会呀!”全班一片寂静,我也不说了,我很急,我把尺子都掰折了。
下课了,他把我和张凯叫了出去,问我:“你是不是很不愤?”我说:“是,干嘛?”“你为啥不愤,你知道吗?你很欠揍。”“我就可不愤,你为啥不讲题?”“你是聪明还是傻?”我说:“我不聪明。”“你知道我刚才可急吧,你还在这儿添油加醋。”我说:“我不会呀!”他说:“以你的水平,能考100分以上就行了,以后,就不要做最后一道题了。”我点了点头,神情好了许多,就回到了班。
现在想想这事,咦……做的是真窝囊,我的嘴以后必须要注意了,还是那一句话:少说话,多办事,机灵点。
放在随笔本,我问博:现在心里怎么想?
还是不愤呀!因为,我还是不些题不会呀!他显得很着急,又无奈的样子。
是对数学老师吗?我问。
是吧。博不敢大胆说。
没关系,是就是是。真不会,我可以协调数学老师再给你讲讲嘛。怕啥呢?学生不会做题,很正常嘛。不然,要老师干什么呢?
他不给我讲,还说试卷上的最后一道大题不用我会了,我……说着,博好像要哭的样子。
哦?是看不起你吗?我反问道。
我是要澄清问题的源头到底来自哪里。
三
博低着头抹着泪。
过了一会儿,才说:也不是。我平时的成绩能考到100分以上的。七年级的时候就是这样。我感觉自己怎么学也就这样了。
说着他又哭了起来。
等博平静了,我哭 着说:老师现在帮你澄清一下,你不是针对数学发急,也不是对最后一道题着急,你是在急你自己。——为什么别人都能会做这样的难题,我为什么就不会呢?是这样吗?
博想 了想,对我点点头。
说到这里,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迅速地平静了许多。
如果问题在自己身上,该怎么办呢?我问。
博低头想着。
我启发他:你能控制老师讲题或是不给你讲题吗?
不能。博说。
那怎么办?
我主动去问老师题。博把主动加了重音。
如果老师忙,或者不想给你讲呢?还有别的办法吗?
那就自己想,找答案对照着自学。
还有吗?
还有……就是问园(博的同桌)了。
要是园也不会呢?我笑着于启发他。
问别的同学呗。博也笑了。
好,现在看来,对于难题,不但可以问老师,还可以自学,问同学。——也不是也不必非得守着老师,让老师来讲吗?
博笑了。
我总结道:你能为自己学习中遇到难题而懊恼,说明你很有上进心。不过,光发无名火对于解决难题没有帮助,得主动去想办法解决。今天老师讲过话后,心情好些了吗?
博舒了一口气,说:现在心情好多了。
对了嘛,找到问题所在了,就明确以后学习的方向了,就不必要再愤怒了。——现在知道 怎么做了吗?
知道了。谢谢老师。
四
看着进了教室的博,我心情有些复杂。
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会很焦虑,作为老师应该帮助孩子分析焦虑的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单单是批评学生的态度,甚至扣上道德败坏、故意顶撞的名声,只有有损于师生关系,无助于学生的成长。
作为班主任,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绪、态度,其次才是学习中具体的困难。
作心灵导师,不止于知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