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VS Code 的基本用法的教学可以在官网的文档中查到:
本文仅做一些总结性介绍以方便后续内容的展开。
界面布局
VS Code 的布局是相对灵活的。最上边一栏菜单栏有专门的布局设置按钮。当你找不到某些布局组件或者关闭某些组件后不知道从哪里打开时可以去哪里找找。
菜单栏还有很多功能按钮,按经典的点击展开方式收纳着。但是这类按钮其实很少用到。因为 VS Code 的操作方式以快捷键、键入命令和键鼠组合的选择操作为主,不太需要到菜单栏里去找功能。而且很多功能在菜单栏里也是没有的收纳的。
相对常用的是左侧的 Activity Bar(可以通过布局设置挪到右侧)。上边的标签按钮可以展开对应的侧边栏。文件目录导航,插件管理, Git 集成等都收纳在这里。
在窗口最下方一行是状态栏,关于当前文档、调试状态、编辑器状态等的基本信息显示在这里。上边的一些图标是可以点击的,点击后能快速跳转到对应功能。
在需要时,窗口中还能呼出 Panel,程序内嵌的虚拟终端,调试信息和警告信息收纳在这里。默认的 Panel 位置在 Activity Bar右边,状态栏上方,占据剩余窗口空间偏下的位置。由于不是时时刻刻都需要看着虚拟终端和调试信息,所以这个组件可以随时点击关闭隐藏。
剩下的区域,是浏览和编辑文件的主要区域。这里可以打开多个标签页,也能分栏显示不同的文件(软件自带,不需要操作系统支持)。
控制方式
VS Code 主要基于键盘和鼠标的组合进行操控。鼠标点击可以激活界面上的按钮,或者在文件中定位光标。拖动鼠标则可以完成移动目标或者批量选中的功能。
当光标定位在可以输入的区域时,键盘上的字符按键可以直接插入字符。控制键以及控制键和其他按键的组合排列则可使用各种快捷功能。这些快捷键还能和鼠标组合使用,以实现复杂的选中或者移动操作。而且 VS Code 的绝大多数快捷键是可以通过配置文件修改的,详情参考:
除此而外, VS Code 还有自己的命令行(Command Palette),不过这个命令行不是发给虚拟终端中的 Shell 的,而是用于控制 VS Code 启用琦功能的。一些快捷键收录不下的功能或者快捷键太难以记忆的功能可以用命令行启动。默认的命令行呼出快捷键是 Ctrl+Shift+P
,输入命令后回车执行。这些在 VS Code 的官方文档中都有介绍:
配置文件
默认使用快捷键 Ctrl+,
可以打开 VS Code 的配置界面。其中大部分选项的配置在这个界面就可以完成。遇到实在复杂的,则可以直接点击对应的链接跳转到对 VS Code 的 JSON 配置文件的直接修改页面。按照所要调整的项目的说明改写这里的配置信息并保存即可。
不仅仅 VS Code 本身的配置选项在这里,所有插件的配置选项也都在这里。
插件管理
在 Activity Bar 点击插件图标就能打开插件管理侧边栏(也可以使用默认快捷键 Ctrl+Shift+X
)。插件的查询、安装、更新和卸载都可以在这里完成。点击对应的插件还能打开其说明主页。
配置同步
在 Activity Bar 下侧有一个登录账号同步配置的选项。登录微软或者 GitHub 的账号可以使用其提供的配置同步功能。同步可以同步所有的插件安装状态和相关配置。当你登录一台新电脑的时候,插件会自动安装并按你的配置进行配置。
本文源码采用 MIT 协议开放,托管于: https://github.com/ZhiZe-ZG/ZZToolLibrary
如果觉得本文内容对您有用,希望您能在能力和意愿范围内给我一些资助。我不以此为生,但我也是个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