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这几天上班路上路过学校,都能看见毕业生们穿着学士服,相约在校门前拍照留念的情景。
与此同时,问答平台上即将步入职场的这波人异常活跃,大致估算了下,占比最大的一类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向前辈们请教怎么从学生身份平稳转换成职场人士。
其中有个对话让我印象深刻:
不想做实习时那份工作,想重新再找。
那你想做什么工作,有想法了吗?
还是想找份喜欢的工作,如果刚好是自己的爱好就更好了。
具体是什么工作呢?有方向吗?
... ...
其实,不光是应届毕业生,就连工作好几年的职场人,也会时不时冒出这种想法,但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打消了念头。
拿爱好当职业,听起来多少有些理想主义的味道,实操过程中,成功率又不是很高,因此,一些人拼命追逐这个目标的同时,不少人对这件事持怀疑态度。
实际上,我认为「喜欢与否」的确可以当做选择工作的标准之一,前提是:你认真思考过下面这三个问题。
1.当「爱好」穿上「职业化」的外衣
说到爱好,你能想到哪些方面?美食、运动、绘画、阅读、写作、打游戏... ...我挑其中两个来举例:写作、打游戏。
我养成写作习惯到现在也只有9个月时间,它是我的爱好,并没有当成工作来做,但就我自己的经历来说,要把写作这件事职业化,需要做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保证内容的价值度、持续/规律的更新、个人品牌的树立与强化、个人品牌的发展方向... ...
因此,职业写作对写作者们的思考力、信息组织能力、文章逻辑结构、持续输出能力、甚至是创新能力要求都非常高。
这里面任何一条,都跟当初因为单纯觉得喜欢写作、所以想拿它来当职业的样子,完全不一样。
再比如打游戏。
我之前看过一个广告:妈妈跟儿子说,整天就知道打游戏,打游戏能当饭吃吗?儿子所在战队在游戏职业联赛中获奖的时候,他隔空喊话,回答了妈妈的问题。
我们平时打游戏,图的是一个放松,这种时候,游戏是一种娱乐工具、减压方式。
打游戏这件事职业化后的名称叫做:电子竞技,它是一个体育项目,是一个职业。
职业电竞选手一般都与某家战队(俱乐部)形成雇佣关系,作息被统一安排,接受专业教练指导、专业分析师分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期、不断的练习。
因此,电竞这个职业,对选手的思维能力、反应速度、协调能力、团队精神的要求都非常高。
同样的,这里面任何一条,都跟当初因为单纯爱打游戏、所以想拿它来当职业的样子,完全不一样。
所以我才说,「喜欢与否」可以当做选择工作的标准之一,但既然是工作,就肯定有职业化这个特征,否则,它就只能是用来放松的爱好。
所以,想拿爱好当职业,第一个要问自己的问题是:我知道自己的爱好被「职业化」后的样子吗?
在第一个问题后面,加问自己一句:这样,我还愿意凭着满腔热血把它做下去吗?
2.绕不开的「生存问题」
这个问题非常现实,所以必须考虑,「这个工作我不喜欢」、「我爱猫猫狗狗,想开家宠物用品店」,我们听过太多这样的说辞了,凭着满心喜欢,盲目行动。
即便能接受爱好被职业化后的样子,初始阶段,生存也是个大问题,这里指的生存包括项目本身和自己的生活,尤其是后者,很多人拿爱好当职业会出现问题,就是没有认真考虑过自己的生存问题。
我同事的女儿毕业初期在职业定向上折腾了很久,父母的意思是让她找份工作,她自己却很想创业。
后来家里凑了十几万给她开了一间宠物用品店,加上之前她在爱宠人士社群里的影响力、实体店选址优势、本人勤快、合作的小伙伴也比较给力,创业初期才勉强维持下来。
奔着自己的爱好,无论是跳槽还是创业,我在这里都不建议裸辞、裸创。职业上的每一次转换都能平稳度过的,无一例外都是有所准备的。
自身价值、人脉、资金这三个关键性资源,如果积累不多的话,真没办法单纯靠热情把爱好当职业来做。
即便这些资源都掌握了,起步阶段,经济上的暂时拮据也是无法避免的。
所以,想拿爱好当职业,第二个要问自己的问题是:为了爱好能当饭吃,我准备好接受经济上暂时的拮据了吗?
3.「备胎」计划
回想平时的兴趣爱好,你什么时候会去做它们?大部分是不是压力太大、过于焦虑、太过困难想要逃避的时候?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些状况让我们第一次感到不舒服的时候,我们会本能地避开它们,转而去做些轻松的、自己喜欢的、能掌控的事情,比如:画幅画、弹首曲子、跑个步、甚至神游会儿,这时候,我们会意外发现:心情舒畅了。
下一次再陷入低潮的时候,我们就会下意识地去画画、弹琴、跑步、神游,因为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么做一定能消解负面情绪。
所以,爱好对于我们来说是什么呢?是解救我们于低潮期的一剂良药,它会让我们上瘾。
试想一个情境:你的本职工作是某公司人事部培训专员,业余时间爱玩山地车,有固定的圈子,就算年底特别忙,你也一定会参加圈子组织的活动,并且每次活动后,都觉得自己能更积极的投入工作。
但你打算三个月后辞职,正式加入某山地车车队,做一名职业车手。此后,你大部分时间是这样循环度过的:训练-比赛-复盘。
这时候,假如其中某个阶段,遇到非常大的阻力,特别焦虑,试想:这时候你能做点什么来消解这种焦虑?
这就是今天要说的第三个问题:「备胎」计划。
你可以根据上面这个情境里的步骤,套入自己的情况,它可以帮助你发现一个关键问题:爱好被拿去当职业了,那么,需要减压的时候,还有什么备选方案呢?
关于这个问题,你一定能很快找到答案,是的,解决办法就是:培养多个兴趣爱好。
具体可以通过两种途径:
第一,平时注重积累,多尝试不同的项目,广泛涉猎,能最大程度拓宽自己的兴趣爱好。
第二,如果平时没有积累,把唯一的爱好拿去当职业,我的建议是:在爱好职业化之前,有意识地广泛涉猎,培养多个爱好,等稳固后,再走「爱好职业化」这一步。
所以,想拿爱好当职业,第三个要问自己的问题是:原本的爱好变成现在的工作后,我还有哪些「备胎爱好」呢?
「爱好」让人感到轻松、开心、自由,而「职业」意味着责任和些许的不自由,想让「爱好」和「职业」愉快相处,需要认真思考今天文章里提到的三个问题。
「自由」里面一定包括了一部分的「不自由」,想拿爱好当职业,就必须用一段时间的「不自由」,去换取余下所有时间里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