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她和梁思成等人,是我国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但世人多关心她的八卦,甚至造谣她的各种事情,却忽略了她的才华。实际上,她不仅有才华,而且非常有专业素养。要知道,她早年和梁思成一起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当时该校的建筑系不招女生,只有梁思成正式入学。林徽因不得不在美术学院另选美术系学习,同时选修了建筑系课程,后来做了建筑系的助教,这是对她专业水平的肯定。而在后来的工作中,她与梁思成以及营造学社或者任教的学校里的老师学生等一起,多次参与实地考察,在那些古旧的建筑上攀上爬下,不顾危险,也不管自己的性别,实在是难能可贵。
下面选了一些她参与考察的照片,看看她少有人知的另一面,相信,这样的林徽因,是每个热爱自己事业的榜样。
1929年,与梁思成一起测绘沈阳北陵
1932年,在北平杏子口北崖石佛龛调查
1933年,在河北正定开元寺斗栱上
1933年,林徽因、梁思成等人第一次前往山西,一共考察了十九天,其中三天考察云冈石窟,七天考察应县木塔,在大同城里仅仅停留了九天时间,却完成了包括华严寺、善化寺等在内的六座建筑的详测和九座建筑的略测。
与营造学社同人同去山西大同考察的途中
左起,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在云冈石窟考察
在云冈石窟大佛前
在云冈石窟前
1932年到1935年间,美国学者费正清、费慰梅夫妇在中国做研究。这时期,他们结交了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等一大批中国文化界友人,时常相聚聊欢。1934年暑假,费正清夫妇邀请梁思成夫妇前往山西汾阳峪道河避暑,同时,在梁思成的计划下,开始对晋汾地区的汾阳、文水、孝义、霍县、赵城、太原等地进行古建筑考察。
左起,费正清、林徽因、费慰梅在野外
右起,梁思成、林徽因、费慰梅在广胜寺飞虹塔前
林徽因与费慰梅在峪道河石磨
考察晋汾地区途中,前面车上是梁思成、林徽因,后面车上是费慰梅
考察途中,梁思成做起了车夫
在山西民居砖窑顶上
在汾阳小相村灵岩寺正殿东侧铁佛前
在山西民居土窑前
在文水开栅镇圣母庙正殿前
考察途中,在驴车上
1935,天坛祈年殿进行维修,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殿顶
与维修天坛的其他建筑师一起在殿顶
1937年,梁思成根据敦煌壁画上关于五台山寺庙的描绘,决定前往五台山寻找古建筑。当时,日本人说,中国本土已没有宋以前的木构建筑,要看唐代木建,只有去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一直坚信中国还有唐代木建,此次五台山之行,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找到了位于五台山台外豆村镇的唐代遗存木建——佛光寺东大殿。他们经过几天考察之后,又到五台山台内等地考察,再离开五台山,发现已经爆发七七事变,日本侵华,全面抗战开始了。
一行人前往山西五台山寻找佛光寺途中,图右的建筑群即是佛光寺
左起村童、莫宗江、林徽因,于佛光寺后山唐墓塔
在佛光寺祖师塔上檐
在佛光寺院内测绘一座经幢
在佛光寺大殿唐代佛像群中
在佛光寺供养人宁公遇塑像前
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林徽因的这些照片,有很多不是为了自己拍照,而是为了和她一起拍照的建筑、塑像等做一个参考,比如最后这张和宁公遇的合照,就是为了参照,说明宁公遇塑像的大小,由此知道这是等身塑像。上面一张则是为了说明殿中塑像之大。前面在晋汾地区的不少照片以及云冈大佛前的照片,都是为了衬托建筑及大佛之大。这个拍照习惯,早在林徽因和梁思成婚后去欧洲度蜜月兼考察欧洲建筑时便形成。当时林徽因还笑说梁思成没有给她拍一张好看的照片,全是衬托建筑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