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早上好!
今天本来想迟一些写简书,想先把这一周家长读经的情况统计好,但是早上有时间,还是先写了为好。我用了一个偷懒的方法,只记学号,不记名字了,可以更方便快捷一些。哈哈哈,明天有的孩子可是很欢乐了。妈妈们的坚持为孩子挣到了不少分数啊,坚持每天一读,坚持每天发语音,一周七天,共14分分数,10分换一张绿星卡哦。那统计好的第2周家长读经情况,明天再发了。
学习一周确实是挺辛苦的,周末了,希望大家让孩子好好休息,得到一个比较好的休整。往往周末都是爸爸妈妈们带孩子学习其他兴趣或周末二日游的时候,所以周一这一天,很多孩子或是睡眼惺忪地,或是哈欠连天的,或是有气无力的。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周的开始第一天就如此的状态,对孩子的学习肯定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这是今天人民日报的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关于二月二的知识:
今天,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好年景,春开头,万物在此时开始真正苏醒,春天真的来了。在北方,“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的昆虫蛇兽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要在这天抬头升天。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古人认为,龙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所以这一天要敬龙祈雨,而后就逐渐进入繁忙的春耕时节。
而在南方,二月二也叫“踏青节”。相传从唐代开始,长安的百姓便会在这一天,三五成群到郊外踏青。有些妇女还提篮执铲,去挖鲜嫩的荠菜佐食。
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写过二月二踏青的场景: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雨后天晴,小草和野菜都发出了嫩芽。翩翩少年也换上了薄衣服,处处充满勃勃生机。
在李商隐的笔下,对二月二日的春景描写更为细腻: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春风和畅阳光送暖,花柳蜂蝶都婀娜多姿,到处是暖洋洋的春意。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中国老百姓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每逢二月二这天,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民间还会祭祀龙神,举行舞龙、戴龙尾等多种活动纳吉,期望新的一年,在龙的荫护下再获丰收。
龙梦醒,天暖正早春
龙抬头,填仓风雨顺
龙尾摆,田间起花云
龙鳞闪,五谷进家门
龙抬头日,人们许下美好的祈愿,也希望每个人都能精气神十足,让好运从这头直到那头。
但所有好运都事在人为,一年之计在于春,有了春的播种才会有秋的收获,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
不负自己,不负春光
这是百度里关于二月二的知识: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古语云:二月二,龙抬头。
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到周武王时,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
清时期把这天称之为“龙抬头”的日子,因为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节气前后。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动物,一到冬天便进入了不吃不喝不动的冬眠状态,这便是“入蛰”了。等到了二月二前后,天气渐暖,一些昆虫动物好似被春天的阳光和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因此这节令名为“惊蛰”。百姓传说中的大龙实际是没有的,那种龙就是在蛇、蚯蚓等基础上,我们祖先想象加工出来的。二月初二前后,春回大地,人们期望龙出镇住一切有害的毒虫,期望着丰收。这就是“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在北京民间,二月二有很多习俗,比如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老百姓要在这天驱除害虫,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掉下来被消灭了。这一天民间饮食还多以龙为名,以取吉利,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牙”,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这一天妇女忌动针线,为的是免伤龙的眼睛。
唐朝人已把二月初二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说这是“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宋代宫廷在这一天也有专门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述南宋时,二月初二这一天宫中有“挑菜”御宴活动。宴会上,在一些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种植生菜等新鲜菜蔬,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丝帛上,压放在斛下,让大家猜。根据猜的结果,有赏有罚。这一活动既是“尝鲜儿”,又有娱乐,所以当时“王宫贵邸亦多效之”。不过,唐宋时的这些“二月二”活动并没有和“龙抬头”联系在一起。
到了元时期,二月二就明确是“龙抬头”了。《析津志》在描述大都城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总之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
元朝以后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各种民俗活动记载便多了起来。人们也把这一天叫作龙头节、春龙节或青龙节。清末的《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这时不仅吃饼吃面条,妇女还不能操做针线活,怕伤害了龙的眼睛。《辽中县志》记载民国时当地二月二的民俗说:“二月二日,俗称龙抬头。晨起以竿敲梁,谓之敲龙头,意谓龙蛰起陆,盖时近惊蛰之期。农家咸以粗米面作饼及馒首而为早餐。妇女于是日为童孩剃头,盖取龙抬头之意云。”这是辽宁地区的民俗,清晨要用长竿敲击房梁,把龙唤醒。同时也制作一些面食吃。
除了吃面食外,还有引水入宅的活动。《宛署杂民》中记载:“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蜓布入宅厨,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这种活动是在节日清晨,人们把草木灰、谷糠等自河边、井边一路撒来,直到家中的水缸边,以求风调雨顺。仅仅有降雨还不放心,必定要把水引入家中,让雨降在自家的田地里,方才如愿。这正是小农经济意识的反映。有的地方还有耍龙灯的活动,也是求雨之意。讲求在这一天剃头,是很多地方的习俗。
明朝时,在二月二还增添了“熏虫”、“炒豆”的活动。《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熏床炕,曰熏虫,为引龙虫不出也。”《大兴县志》记载,“二月二,家各为荤素饼,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
今天继续分享好文:题目:《严格出教育,不要再以“爱”的名义障碍孩子了!》
为何当代再无大师?我们翻开历史,查阅那些历史名人的生平经历时,你会发现:从李白、韩愈、苏轼、欧阳修到鲁迅、钱穆、梁启超、华罗庚,他们无不是通过早年刻苦严格的学习,成就一技之长的...
大家都希望对后代好,崇尚西方文化讲求爱的教育,可是对孩子不一定是爱才好哦!大家也晓得读经,《三字经》读过吧?“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养孩子不晓得教育,是父母的过错、罪过,所以“养不教,父之过”是针对父母,尤其针对母亲;“教不严,师之惰”,教育不严格,是讲老师的问题。
现在西方文化拼命讲爱的教育,什么是爱啊?大家现在太爱孩子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说明没有懂得儒家的道理。《大学》上告诉我们,“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一个人不晓得自己儿女的坏处,更不晓得自己儿女的缺点,因为自己被爱心蒙蔽了;一个种田的农夫,虽然自己种的稻子天天在长大,但他也看不出来。所以爱心太过,反而会害了孩子。其实孩子的缺点就是我们的缺点,这是基因的遗传来的。教育要靠自己的智慧,想要孩子好,不是光有爱心,一味的偏爱,光知道原谅孩子;孩子发表意见,可以有他的自由思想,但不是完全绝对自由。因此教育的问题不要完全寄望于老师或学校,而是要寄望在自己身上,寄望在自己的家庭。
西方教育方法讲爱,但教孩子不能完全单纯靠爱心哦!我们的古书里有一句话要记得,四个字,“恩里生害”,父母的恩情就是爱,过分的恩情、过分的爱孩子,反而会害了孩子。该严厉的时候严厉,不严厉的时候用爱,这是讲齐家的道理。有诚意、有正心。我想告诉诸位,不管是做家长还是做老师的,都不要过度偏向于爱的教育,也不要偏向严厉,而是要先检点自己,反省自己。这个就是大学之道,“致知在格物”。 ——南怀瑾
近百年来,全世界许多学说,都提倡要让孩子顺着自然成长,认为孩子懂什么,我们就教他什么,孩子想学什么,我们就教他什么。而我们读经的教育,教他许多他不懂的东西,没给他做功课,是不合时宜的,是不通“人情”的。其实,我们并不是不想让孩子“懂”,而是“时间换取空间”,我们先用人类最初的几年时间,把聪明才智和学习能力的基础打好,慢几年再做“理解”的教育。这表面上看起来,好像不合天地自然,但天地生人,是不是就要人类走这样的学习顺序,我们这样的教育安排才是最合乎天地自然的,这谁知道呢?所以,虽然我们一直说读经教育是本质性的,是世界性的,但它真要推广到全世界,恐怕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王财贵
教育,是不断提升孩子心智水平和生命境界的过程,提升,就意味着要克服困难,突破局限。故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一定有起伏,一定有快乐与消沉,乐意与不乐意。其中关键,在于父母师长能否为他把握方向,是否有一个稳定的心态,淡定而智慧地看待孩子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或引导,或鼓励,或鞭策,帮助他突破一个又一个关口,把他的境界一直向上提升,提升得越高,孩子的心智越成熟,今后的人生成就越大。
所以,从本质上说,学习,就是不断地克服困难;教育,就是不断地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教育是有苦有乐的,苦中有乐,乐中有苦,在苦与乐中磨炼成长,直到习以为常,没有苦乐感,对一切违逆境界都能平静接受。明乎此,则知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起伏进退,有痛苦抵触都是很正常的,就像任何一个人都有情绪高潮低谷一样,完全不必一看到孩子好像不快乐、对学习有所抵触就大惊失色。
但今天的教育,却极力鼓吹"快乐学习",不愿正视学习过程中的"苦",对苦过度敏感,孩子有点痛苦,父母师长就如临大敌,紧张不安,担心孩子受压抑,担心孩子受不了,于是就步步退让,降低学习难度,变换学习方式,但并不一定有什么效果,孩子长期徘徊不进,心智停滞在某个地方,甚至一辈子都突破不了!
与现代教育不同,中国古人很少谈教育的"乐",而是强调教育的"苦","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鼓励孩子刻苦学习的名言警句比比皆是。难道古人都不爱孩子吗?难道古人都有意要压迫孩子吗?其实不然,古人对教育的理解虽然朴素却很深刻,反而把握到了教育的精髓。因为教育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而是苦乐交织,有笑有泪的。快乐谁都愿意看到,但教育最关键之处,却在于你如何看待那个"苦",如何在孩子遇到困难、情绪低落的时候,为他把握好方向,让他勇敢、正确地去面对和突破!看不到这一点,侈谈"快乐学习",其实是教育之道的迷失,是对教育责任的放弃!
徐新云
2018.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