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和孩子共同看了 Maisy 的 Farm ,Train两集
在叽哩呱啦里面学习了 Water 单元
读了海尼曼 At the market,going on vaction,Hiding,属于我自说自话的境界~~~~~~~~~~~
今日没有拍照片
--------------------------------
今天看到一个妈妈,领着孩子一边玩一边说唱英语童谣,蛮有感触的
是不是因为我最近也跟着孩子一起学英语,所以对身边会说英语的孩子很留意,总是会遇到跟英语相关的东西,那天在电梯里面,女儿跟一个差不多6 7 岁的小姐姐打招呼,那个小姑娘就说她要去上英语培训课。是的,现在英语已经低龄化了。。。
同样是孩子学英语,今天遇到的这个妈妈,她说她自己就为了让孩子喜欢上英语,自己学了很多的童谣,因为很有节奏感,所以孩子也很喜欢,并且在玩中去说,让她能有场景结合,会更加深孩子的理解。
这点我最近开始有感觉到了,淇淇看到公交车,有时候会自己说 Beep beep beep,and off we go~~~
那天在滑滑梯,自己一边跑一边说 GO GO GO~
目前会独立唱小星星的英文版本,睡觉前会唱Good night to you
---------------------------------------
我有的时候也会很着急,会后悔没有更早一点开始,比如在她还不会说话的时候,还在小婴儿时期就开始是不是效果会更好,因为在那个时期开始培养的话,现在可能她已经会像使用汉语一样开始跟我会简单交流了。也会纠结我这样教她,她会不会懂,为什么她不跟着我一起说,还好过后我都会反思,是不是我太追求功利了。我这才刚开始和孩子一起学习,就急切地想看到一个结果,希望孩子能立刻给我回应,有没有想过一开始我的目的是什么,我最初想要跟孩子一起学是不是就只是随大流,觉得人家学了我们也要学,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是有这样的心理的,因为周围的大环境,现在的英语学习已经低龄化,大部份的英语机构可以看到很多2岁3岁孩子的身影,还有网上各种专家的说法,孩子学习语言最好的时机就是几岁几岁之前,错过了时机就会很难再培养之类的,是的,我诚然一开始其实是有这样的思想存在的,所以现阶段显然孩子不给我回应的时候,我会很抓急。
然而,我想想,我这样的思考方式,已经是完全偏离的,孩子可能会受我情绪的影响,反而不喜欢英语了。
因为我似乎在这个过程中,已经传递了不好的思想,就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甚至有可能让她感觉讨厌学习了,因为她会觉得这件事情好像不好玩,是妈妈让我学的,是因为大家都在学,所以我也跟着学吧,这可不是我希望看到的呀。所以,如果我能够转变观念,坚持一开始自己的想法,就是一起和孩子体会学习英语的乐趣,把这件事情当成和孩子可以共同坚持的事情来做,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让她学会什么是坚持,让她体会浓缩的人生,这样的目的,会让人放松一些,不会那么地热切渴望孩子马上会脱口而出说英语。其实,这也是一开始我的初衷不是吗,既然是如此,那么这个过程必然很长,放松点,就算孩子现在可能还不会理解,然而我自己也享受到了另一种语言唱出来的童谣的美感,体会到了英语儿歌的韵律节奏,在学会英语儿歌的同时,我也锻炼了自己的地道的英语表达和记忆力,对我来说好处可真的很多。这些东西难道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吗。关于周围的环境给人的压力,我不想对自己说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么空洞的借口,其实压力会化成动力的前提是你真正的认识到了压力的良性作用的一面,才有可能转成动力,更多的我是认为,每个人的起点其实是不同的,真的是不同的,一个孩子从生下来的那个时刻开始,他们的起点也是不同的,其实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你选 择当一个什么样的妈妈,你的孩子未来就很可能成为你这样的人,所以我才要改变自己,才能影响到孩子。对于高起点的人,我是羡慕的,然而羡慕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应当看看他们的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让自己放开自己,对于别人的好的生活状态,去学习,然而也不影响自己做自己的努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去做最好的自己,我想这才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人的所有的想法,最终都会成就一个人的命运。
所以在英语这件事情上面,简单,快乐,现阶段目的单纯,慢慢走,坚持,看看我们能够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