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力修炼

学习采铜的《精进2:解锁万物的心智进化法》时,我想起2018年的一段工作经历:

有一次开会,会上有一位某银行分行的总经理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因为事情过去多年,已经记不清具体的内容,只知道因为银行方对公司的业务并不了解,导致沟通讨论很不顺畅,但每次都是这位总经理突然的一句话就能指出问题所在:“可能我们对业务提及的 某某某 这个概念理解不同。“贵司说的是某某,而我们客户经理理解的是某某某,每次都能马上指出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加快讨论效率。

会后,不由感慨,领导就是领导,这发现核心问题的能力太强了。

《精进2》讲到如何修炼洞察力。什么是洞察力?是一种发现事物核心矛盾的能力,就像上述那位银行总经理一样。

如何培养洞察力?书中给了三个方法:

一、一回熟,二回生。

举个例子,同一本书,当你看第二遍时,总能比第一遍多看出点东西,第三遍又比第二遍多了一些理解。因为我们不可能一遍就把所有的东西都了解透彻,总会有疏漏的内容。

警察办案也会一遍一遍查看线索,试图寻找一些蛛丝马迹。

所以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当作全新的事物,才能发现事物中被忽略的信息。

二、片面的深入观察

意思是每次只深入观察事物的其中一个片面,而不是一股脑把所有的东西都揉在一起一起看。这一点,在恋人或夫妻吵架上就很常见,有的女生经常会因为男生说错话、迟到或者忘记纪念日而生气,在男生看来那些事情并没有什么,但在女生看来,那些行为等于不爱自己,所以容易爆发争吵。

如果男生能把关注点放在让女友感受到爱这件事,而不是为当时的行为解释,问题就解决一大半了。

三、模块化观察

把看似完整的事物拆分成小模块后进行观察。

以前公司让做一份PPT时,花费时间很长,也爱拖延。后来使用SUSAN KUANG的方法,将任务拆分,并将任务的启动量降到最低,然后一个一个完成。比如,先确定PPT内容大纲、再选择匹配的图片,再根据大纲跟图片选择合适的内容。把这件事分成很多步骤来做,能容易很多。

模块化观察,也是类似的道理。就像炒土豆丝,我们都会炒,但是总炒不到饭店的那种味道。我父亲经常告诉我,同样是做饭,哪怕配料完全一样,你也未必做得出来大厨的味道。调料使用的先后顺序,火候的大小,都会影响最终的口感。但是有多少人观察过这些细致的步骤?

不过看完之后,觉得方法是方法,洞察力的训练并不是看了书之后自然而然就有了,需要常年累月使用有效的方法练习才能习得。细水长流的练习,才能练成好的洞察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