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注析》君子偕老——红颜祸水?

进度条47 -160

我要把每首诗读成一个故事。这是这是鄘风第三篇,全诗共三章。读到《君子偕老》这个名字,以为是一首与君白首到老,天荒地老,真爱永不移的爱情诗。谁知道竞然又是一首讽剌大美女宣姜的诗——讽其貌如天仙,德行败坏。

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有点同情宣姜。宣姜算得上出身高贵,君侯之女。嫁于卫国,本来是计划嫁给青年才俊公子急,结果公子急的爹齐宣王贪其美色,他了自己了儿媳妇,宣姜嫁给了一个老头子。齐宣公挂了以后,齐宣公的儿子公子顽(昭伯),宣姜的庶子又把宣姜娶。国人不干了,纷纷声讨这个女了。

《诗经》这个儒家的经有封建礼教教化的作用,宣姜这种乱伦之事被视为大不礼,难怪《诗经》收录了多篇与宣姜有关的讽刺诗,可是宣姜不过是一介女子,到底是为君王所困,还是自身德性不好呢?

国风·鄘风·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诗的主旨

这是讽刺卫宣公夫人宣姜之外在美而德行实丑之态的歌。

争议:

1.《毛诗序》云:“《君子偕老》,刺卫夫人也。夫人淫乱,失事君子之道,故陈人君之德,服饰之盛,宜与君子偕老也。


2. 清魏源诗古微》以为是哀夷姜之诗外,古今各家多从《毛诗序》之说,以为是刺宣姜之作。

写作技法

反讽写法:以为服饰仪容之美乃是反衬宣姜人品行为之丑。

全诗三章,第一章,是从整体上总的来描绘宣姜的头饰之美、仪态之美、服饰之美。第二章又极尽描绘宣姜之外在美之能事,从细部刻画其服饰之美、头饰之美、容貌之美。第三章接着刻画宣姜穿戴之美、容颜之美,整体形象之美。

这种用丽辞写丑行的艺术手法,与《墙有茨》即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反映出两位诗人的不同风格。

此诗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杜甫的《丽人行》,其命笔用意,与此诗仿佛。

注释

君子:指卫宣公。偕老:夫妻相亲相爱、白头到老。

副:妇人的一种首饰。笄(jī):簪。六珈(jiā):笄饰,用玉做成,垂珠有六颗。

委(wēi)委佗( tuó)佗,如山如河:一说举止雍容华贵、落落大方,像山一样稳重、似河一样深沉。一说体态轻盈、步履袅娜,如山一般蜿蜒,同河一般曲折。佗,一说同“蛇”,又说同“迤”。

象服:是镶有珠宝绘有花纹的礼服。宜:合身。

子:指宣姜。淑:善。

云:句首发语词。如之何:奈之何。

玼(cǐ):美玉鲜明的样子。

翟(dí):绣着翟鸟彩羽的象服翟衣。礼服

鬒(zhěn):黑发。

不屑:用不着

髢(dí):假发。

瑱(tiàn):冠冕上垂在两耳旁的玉。象:象牙。

揥(tì):剃发针,发钗一类的首饰。一说可用于搔头。

扬:形容颜色之美。

且:助词,无实义。

皙(xī):白净。

胡:何,怎么。然:这样。而:如、像。

天:天仙, 帝:帝女

瑳(cuō):玉色鲜明洁白。

展:古代后妃或命妇的一种礼服,或曰古代夏天穿的一种纱衣。

绉(zhòu):丝织物类名,质地较薄,表面呈绉缩现象。 絺(chī):细葛布。

绁(xiè)袢(fán):夏天穿的亵衣、内衣,白色。

清扬:眉目清秀。

颜:额。引申为面容、脸色。

展:诚,的确。

之子:此人

媛(yuàn):美女。

邦之媛:国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9,678评论 0 18
  • 君子偕老,副笄(簪子)六珈(笄饰,玉制,有六颗垂珠)。 委委佗佗(yí,雍容大方),如山如河,象服(镶有珠宝绘有花...
    ananli阅读 2,463评论 0 0
  • 诗经(全集) 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
    光剑书架上的书阅读 5,913评论 2 8
  • 国风·鄘风·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至简从心阅读 5,412评论 91 83
  • 【诗经·国风·王风】王:周平王东迁后的国都地区,在今河南洛阳一带 1.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光剑书架上的书阅读 5,57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