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如懿传》让很多网友对乾隆的断发皇后意难平,这位乌拉那拉氏敢于直面初心、挑战皇威的魄力和勇气实在是让人拍手称快。然而,她却为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生前,她被打入冷宫,不废而废,死后,她被草草下葬,更是连累自己的儿子一生不幸。
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妃子,更是将自己离道叛经的行径演绎到了极致。
她是梁元帝的正妃徐昭佩。“徐娘半老”的典故便是出自于她。
她出身于名门望族,却在婚后多次出轨于他人,其夫愤而逼她自杀,并在她死后写下《荡妇秋思赋》来谴责她的斑斑劣迹。
关于她的评论绝大部分都是负面的。
姚思廉在《梁书》中说到:“世祖徐妃之无行,自致歼灭,宜哉。”
李延寿在《南史》中说徐昭佩:“酷妒忌。见无宠之妾,便交杯接坐。才觉有娠者,即手加刀刃。”
而若以现代人的思维重新去审视她,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论。
《半面妆.荷殇》这本书以徐昭佩为第一视角,来重现她与梁元帝萧绎的爱恨纠葛。
书中的徐昭佩独爱荷花,本文将以荷花的绽放、枯萎与凋零的过程来展现徐昭佩的人生。
一、荷之初绽,盈盈一水间
徐昭佩出嫁的那天,遇天气异象,大风骤起,吹得尘土飞扬,天地间一片萧杀,人群中不断发出惊呼声,大家都说这并不是好的兆头。
对于新婚的徐昭佩来说,这无疑是沉重的打击,谁不想自己的新生活有一个好的开始呢?于是,她惊慌、恐惧、无助,以一副凌乱、惨淡的妆容面见了自己的新婚夫君萧绎。
也许,一切都是冥冥中的安排,这个并不完美的开场便预示着这份姻缘百折千回的走向。
对萧绎,徐昭佩是有几分了解的。他自小因病落下了残疾,虽才华横溢却时常被皇室之人嘲笑、孤立。而且他的母亲只是一个并不受宠的嫔妃,所以,虽贵为皇子,他却是各种的不得志。
如果说徐昭佩对此毫不嫌弃那绝对是假的,做这个湘东王妃,她是极不情愿的。然而,这份出嫁前的嫌弃与出嫁路上的忐忑,都在见到了萧绎本人的那一刻化为了乌有。
萧绎那只仅存的眼眸里闪烁着万般柔情,一眼望去,宛若一滩清泉,在月色下,一圈圈荡漾开来。只需那一瞬,她便心甘情愿的沉沦,她很诧异,原来这便是心动的感觉。
爱情能让一个人变得无比柔软,无论是与他近在咫尺的交谈,还是隔着人群的相望,徐昭佩的眼里、心里总是流淌着浓浓的爱意。
徐昭佩想久久的依偎着他,细细的聆听着他。哪怕他只是一个微微的蹙眉,也会让徐昭佩暗自的心疼。
她在皇家的宴席上肆意的展示自己的才情,只为了帮萧绎赢回一些体面。她将家中的一切打点妥当,只为了萧绎舒心的一笑。
那满池初绽的荷花,在绿色涌动的波浪里,傲娇的舒展着身姿,映着粉红色的娇羞,美得让人心醉。
二、荷之淡雅,一霎雨雾里
彼时,徐昭佩没有意识到,在这深深的庭院里,暗藏着各种危机。
有这么一群女子,她们不仅花容月貌,更是才情满满,却心甘情愿的为了争夺一个男子而相互厮杀。
徐昭佩原本是不屑于这种争斗的,她贵为湘东王正妃,何须为这些侍妾、侧妃们伤半分心力,尽管她是如此的渴望独享夫君之爱。
然而,很多阴谋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与世无争而远离,相反,你越是想逃离,它越会向你靠近。
徐昭佩被迫卷入了一系列的斗争。那些表面柔弱的女子用尽全心上演着一出出惊心动魄的宫斗大戏。
嫉妒让人丑陋,也让人失去理性。在这一场场充斥着明枪暗箭的斗争中,没有人是绝对的赢家,她们个个遍体鳞伤,甚至就此凋零。
读此书时,我的心被一种悲凉的情绪长久的浸染着,那些花一般的女子,她们蹉跎了自己的大好年华,只为了那一个不值得的人,和一份虚无缥缈的感情。
当一个人沉浸于斗争太久,便会变得冷血与狰狞,渐渐的,徐昭佩的心中也住进了一个魔鬼。她常常徘徊在梦魇的边缘,她惊恐、自责,她痛恨这样的自己,却又那么的无助。
她多么渴望能得到萧绎的抚慰,等来的却是他的冷漠与不解。而更让她感到心寒的是萧绎对那些女子的绝情。面对她们凄惨的模样,萧绎总是决绝的转身,没有丝毫的眷恋。
徐昭佩心想,也许有一日,她也会被这个男人弃之如敝履。
那满池的荷花在雨水的冲刷下,更是美的惊心动魄,却也平添了几丝凉凉的光晕。
李清照有诗云:“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当一个人的内心充满了忧伤,再美的风景落在她的眼中也是索然无味的。徐昭佩能耐得住这漫长的寂寞和冷清,却无法忍受这爱已渐渐凋零的日与夜。
三、荷之离殇,瑟瑟迎风去
在萧绎的身边,永远环绕着莺莺燕燕,旧的去了,新的来了,他流连于一个个的温柔乡,好不得意。
而他与妻子往日的温情脉脉皆化为今日的疏离与冰冷。
徐昭佩是那么骄傲的一个人,既然错付的痴情覆水难收,不如就此放纵,哪怕让萧绎有一丝的心伤,她也满足了。
萧绎可以处处留情,她徐昭佩为何就不可以?觅知音,原也是人世间的一大趣事,她也需要温存,也需要被理解。
于是,她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她明知那是万丈深渊,她明知非自己所愿,却毅然决然。
当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住着两个对立面,他将会面对不断的胶着和挣扎,这种痛苦无边无际。
徐昭佩寻找着自己的情郎,一个又一个,她尽情的发泄着自己的愤懑和欲望,一边畅快淋漓,一边却痛不欲生。
原来报复萧绎最终伤害的却是自己。然而,她并没有打算停止,因为她只想让萧绎和她一起痛,甚至比她还要痛上几分。
这无边的黑暗,这蚀骨的恨。
终于等来了萧绎!他是有多久不曾踏入徐昭佩的房间了?却,没有一丝的喜悦,连空气都是尴尬的味道。
徐昭佩正喝得酩酊大醉,萧绎的眉头狠狠的拧在了一起,那个褶皱是多么的刺眼,仿佛是两人永远无法逾越的山峰。
徐昭佩内心郁结的种种情绪此刻如惊涛骇浪般涌动。就在萧绎走上前来的一瞬,“哗”的一声,她将污物喷了出来,恰恰都落在了萧绎的身上。
徐昭佩惨然一笑,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此后的日子,她不再等待,亦更加的消沉。
听闻萧绎正在筹谋朝堂之事,似乎万事俱备。听闻萧绎又喜获佳人,那个侧妃甚得君心。
这一切又与她徐昭佩有什么关系呢?萧绎只需享受自己的得意,而她则继续在酒乡里沉沦。
她用心的为自己描上了妆容,一半是妖艳,一半是暗淡,看上去十分的诡
异。这是专为萧绎准备的,且等他来的那一刻,给他最沉重的一击。
因为爱他,所以懂他,因为懂他,所以更能伤到他。当爱与恨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他们在彼此的生命里便扎根的越深。
唯有离去方能得到解脱。为了让萧绎彻底对她失望,徐昭佩无所不用其极,她终于如愿了,等来了萧绎的赐死令。
正是荷花凋谢时,她缓缓的走向池塘,冷眼看那萧瑟的一片,任风吹起了她的罗裳,撩乱了她的发丝。
四、尾声
萧绎果然是恨她之极,在她死去以后,他命人将她的尸体归还于她的娘家,真真是生死不愿再见。
《半面妆.荷殇》的女性角色们个个都很饱满,从为了上位不择手段的清涟到只求自保却厄运连连的嫣然,她们都活得太过卑微。
这是那个时代赋予她们的宿命,她们无力改变,只有随波逐流,最终皆化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泡沫。
陈忠实在谈及自己创作《白鹿原》的心路历程中提到,他曾在翻看县志时发现有四五卷的内容是专门记载贞妇烈女的事迹。
他感慨到:“这些女人用她们活泼的生命,坚守着道德规章里专门给她们设置的“志”和“节”的条律,曾经经历过怎样漫长的残酷的煎熬,才换取了在县志上几厘米长的位置……”
徐昭佩也在历史上留下了姓名,只不过她是一朵盛开在封建社会的奇葩。她是封建女德的反面教材,被世人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千秋万载难以翻身。
然而,她恣意妄为、放荡不羁,归根结底,只是为了挣脱命运的桎梏,尽管一切努力皆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