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为何老有仍东西的习惯?

直面自我和他人,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隐私引发的恐惧,促使情绪自发的保护和抗拒。顾左右而言它者、引发愤怒及怀恨者,在生活中大有人在,这或许就是人性吧。否则,又如何解释知己难求呢。

参考大师弗洛伊德的口欲期,到肛欲期的快感转移。肛欲期对应成人对待金钱、创造成果的态度。印象中,我的态度是吊儿朗当,缺乏控制。

但是,为何又有扔东西的习惯?这,是否是另一种类型的控制。

记忆里,从手机电话号码开始,每年都有一个清理日:联系太少的、不想再联系的、甚至一时得罪我的,都会删除。后来微信普及,情况类似。

看过的书,认为没价值的——扔;衣柜里不想穿的衣服——扔;房间里没用的东西——扔……,直至认为干净整洁、明亮有序、扔无可扔为止。

怎么回事?是否反映了对自己创造物不满意的态度?删除、屏蔽、扔掉,是为了眼不见、心不烦?

参照“专注当前的任务,控制支出”的查理家训,我的不专注、不珍惜,是否已经失去了复利效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下着雨的 夜,一个人 守着容颜老去所堆积的皱纹 和苍桑岁月里逐渐 沉淀的记忆 倾一怀风月 掬半盏花香 静默于风中 ...
    姜彦伟阅读 1,430评论 0 3
  • //联系人:石虎QQ: 1224614774昵称:嗡嘛呢叭咪哄 一.前言 AFNetworking是一款在OS X...
    石虎132阅读 5,439评论 0 9
  • 有那么种食物,平平无奇,甚至不能以好吃来相称。这东西在北京叫“糊塌子”,我咬了一口,几不敢相信,再一口,便不敢用力...
    好痛阅读 2,985评论 0 1
  • 2016年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多读书! 2015年全年读书量不超过20本,惭愧之余更可悲的是,看过的书、体会到的情感...
    Mrs_Shirley然阅读 1,13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