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高中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学怪,之所以不称他为学霸,而是学怪,是因为他的成绩在班上顶多只算中上,并不拔尖,但他有一个怪癖,就是每次晚自习的时候,只要没有老师上课,他都会主动走上讲台,把自己当“老师”,用他的理解,把他认为的难点给我们再讲一遍。这个同学是我中学生涯永远忘不了的一个人。
只可惜当时愚钝,没有开窍。那个时候我们都把他当成一个笑料,觉得他是一个很搞怪的人,觉得他很装,却完全不知道他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已经远远的把我们甩在了后面,一骑绝尘。
当时能用这种学习方式的人,几乎没有。他在那个时候,就懂得了一个让人受用终身的道理——
教,才是最好的学!
巴菲特的父亲在他小时候对他说过一句话:
“请尊重你的感觉,你的感觉越是别具一格,别人越喜欢对你说三道四,而这个时候你就更需要相信自己的感觉。”
读到这句话时,我忽然想起了这位同学,恍若隔世。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他的下落,但我觉得他一定是我们这批同学中混得好的人之一。
为什么这个世界只有少数人才能成功?我觉得很多人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很可能是——
面对外部世界的时候,不敢勇敢的做自己,最后随波逐流,生命毫无效率可言。
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以大多数人的行为为标准,不敢越雷池半步。他们活着是为别人而活,从来不敢尊重自己的内心。
前几天在食堂吃饭,听见隔壁桌的谈话:
放假了,你的孩子去补习吗?
能不补吗?别人都在补啊!
这类场景很多,各种变种,万变不离其宗,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
有一个场景,你一定不会陌生:在领导开会的时候鸦雀无声,会后到处放炮,即使没有公开说,也会在心里对领导的决策不满,觉得领导这不行那不行。
不满意,你说出来啊!
几乎没有人会这么做。因为我们觉得自己人言轻微,觉得自己是吃瓜群众,枪打出头鸟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混吧,结果混着混着就只剩下混着了。
真正有价值的人,一定是提意见、有建设性意见、并且有行动的人。德鲁克很早就说过,管理就是去掉一切不创造价值的环节。
你敢让孩子不去参加补习吗?你敢在员工大会上说出自己的心声吗?你敢在你认为自己正确,可别人却不认同你的时候,勇敢的做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