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1日,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发生一起人伦惨剧,一位母亲因17岁的女儿坚持要与一家庭条件不好的男孩谈恋爱,而一怒之下失去理智,将女儿砍死后自杀身亡。以最极端的方式向世界昭告,宁死不嫁穷人的决心。
一笑君相信,这只是千千万万个类似悲剧中最极端的个例,但在这起极端事件背后,到底还有多少热恋中的情侣因为物质原因屈从于家长的或其他的压力而劳燕分飞?虽然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但一笑君相信绝对不是少数,并且我甚至“政治十分不正确”的妄测,今后,这种事情大概率,只会增多不会减少。
穷有多么苦,爱就有多么难!
在这里,一笑君绝对无意去做清高的“道德婊”,站在圣洁的高岸来谴责这位极端而可怜的母亲,因为你根本不会知道是怎样刻骨铭心的穷困经历才能让一位母亲忍心挥刀砍向自己最心爱的女儿。也许,在这位母亲的心中,痛快的死比穷困的生对女儿更好。一笑君今天要做的是,从深层次挖掘这位母亲为什么坚决不让女儿嫁给穷人的逻辑所在。
是男生的家庭背景?个人能力?还是什么具体的新闻没有报导的其他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其中有一个原因,一笑君坚信这位母亲的潜在心理是:这个男生不仅现在穷,以后还会一直穷下去,根本看不到什么希望,而这一切也不是这个男生可以靠个人努力奋斗所能够改变的,因为现在整个社会已经进入了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强者通吃的“马太效应”之中。
绝望产生绝情!
“马太效应”来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简单来说,“马太效应”说的是: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即赢家通吃。
“马太效应”在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都有体现,比如大家最关心的居民收入,下面一笑君就通过五张图表来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声明的是,前两张图表数字均来自统计部门官方网站,绝非一笑君杜撰;后三张图表数字是我在前两张图表数字上的运算加工,统计期间均为2002年-2012年,至于为什么没有2012年以后的数字,后面再讲。
第一张是《按收入等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表》:
第二张是《按收入等级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统计表》:
第三张是一笑君将居民人均现金消费除以可支配收入得出的《按收入等级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占可支配收入比例统计表》:
第四张是一笑君将居民收入扣除消费支出后得出的《按收入等级城镇居民人均结余收入统计表》:
第五张是一笑君将“居民最高收入户(10%)”与“居民最低收入户(10%)”的年均收入、消费、结余三项相减得到的《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消费、结余差额统计表》:
忽略最贫穷人群中的最困难的5%居民家庭,我们来看看最富裕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在这十一年间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1.两者的收入差距从2002年的每年16587.3元扩大到了2012年的55609.1元,而十一年间两者收入的累计差距是378451.9元。
2.两者的消费差距从2002年的每年9587.1元扩大到了2012年的30360.3元,而十一年间两者消费的累计差距是220463.7元。
3.两者的结余差距从2002年的每年7000.2元扩大到了2012年的25248.8元,而十一年间两者结余的累计差距是157988.2元。
4.最贫穷的10%家庭在11年间的消费占收入比例几乎没有低过95%,个别年份甚至超过了100%,也就是说,这部分人基本上每年吃干花净,也许还要举债度日。
请诸位必须注意的是,一笑君给大家举出的以上数字统统为“城镇居民”以“家庭”为单位的人均数字,也就是说,如果以“户”为单位统计家庭财产的话,以上数字均要乘以家庭人数,即富裕家庭的财富倍增,贫穷家庭的贫穷也要倍增。至于,收入更低的“农村居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仿照一笑君的算法自己去算算。
其实,以上数字存在一个最致命的缺陷,在统计居民收入时,没有将近十年来城市人口最大的“红利”----房产升值,统计在内。如果将此因素计算在内,现在我们面临的将是历史上最大的结构化贫富差距----大城市居民整体财富几十倍上百倍的提升与小城镇和农村几十年财富基本不变的差距。豪不夸张的说,北上广深随便一个有房的普通居民,如果愿意的话,卖掉房子都可以到三四线城市做到富豪排行榜前列。
现在,聪明的读者也应该知道为什么统计部门的数字有且只有2002年-2012年之间的11年,而2012年以后就没有的原因了吧?一笑君偷偷告诉大家,2013年起,统计部门再也没有按如此划分等级进行统计了,而只留下了我们最熟悉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
冰冷的数字告诉我们的是辛酸的现状: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中产者在小心翼翼的走着“钢丝绳”,大多数人突破上升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马太效应”不仅仅体现在居民收入上,还体现在很多的其他领域,比如教育,有钱人家的孩子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上名校,出国深造,受更优良更先进的教育,找更高收入更体面的工作;而穷人家的孩子,更多的是早早辍学,早早打工,早早生下他的穷三代、穷四代,然后陷入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泥沼。
最后,正如一笑君在文章开头所讲,我并无意去充当道德的裁判者去如何谴责这位母亲,毕竟个体的具体情况有很多的差异,但如何避免“马太效应”特别是在居民收入上的“马太效应”,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和整个社会都应该思考的重大课题,而这正是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