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闻京都大名,2017年6月初有幸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
这是我第一次到日本,首站选择了直飞大阪,坐火车到京都(kyoto)。
日本为我近邻,且在近代史上给中国带来了深刻的灾难,但这个单民族国家有着自己的特色,他的民族性、国民性都值得我们去关注。
提到日本人,不得不首先想到认真二字。抵大阪机场一出机舱,就能看到外面守候的机场小姐,笑容亲切地为需要指引的旅客导航。海关处秩序井然,但见身着白色制服的女士牵着大狗在队伍中穿行安检,牵狗人员只能跟着一路小跑,大狗动作迅速,对每位旅客的行李都嗅了又嗅。大阪到京都火车上查票的制服小哥也是彬彬有礼,先是向乘客点头致意,做出请出示票的手势,然后迅速在小本上作好记录,礼貌地将票还给乘客,看他拿的小本和放现金的夹子、刷卡的POSE机,都井井有条地拿在手中,不慌不忙。就连便利店里的收银大叔,收完钱之后双手找零,虽然我就买了根烤肠,他也是根用纸包好,小心翼翼地放进购物袋里。商场里的导购们,不管你买不买他们家的东西,都是笑脸相迎,如果你买了,他会让你先出店里,然后帮你把货品提到店外,双手递到你手上,向你鞠躬告辞,即使你走远了,他们还在弯腰鞠躬。
虽然我们也受过岛国爱情动作片的熏陶,对于日本那些猥琐龌龊的阴暗面也有所了解,但从社会表面上看,日本社会秩序井然,服务业礼貌周到,至少从表像上看尽了礼数,让游客觉得舒服。虽然国人对日本多有一些民族情结,但不能否认日本仍然是中国人出国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每年中国人在日消费数额巨大。甚至连马桶盖、电饭褒这类日常用品都在日抢购,更不用说著名的药妆了。日本人对自己国家的产品也是颇有信心,我看到一些商品往往在外包装上注明是“日本原产”或者“100%使用日本原料”等宣传语。
再来说一说京都的景吧。京都的景都具有日本特色,木头屋、石瓦房、石板路,古色古香,别具一格。
有人说,京都的风物都是学的唐朝长安,当年日本派人专程赴唐朝学习,比如筷子的使用,都是从中土传过来的。所以,想看唐朝,就到今天的京都去看看。
徜徉在清水寺的石板路上,古街古道,两边古屋林立,特意早去,趁游人较少。清水坂,二年坂、三年坂、花见小路,跟着妻儿一起慢慢行走,趁两边商店没开,游人较少,好好走一走,感受一下古朴的氛围,时间在此停滞,想像自己穿梭了几百年,回到过去,体味那时人的心境,一棵树、一座桥、一块石墩,告诉我这就是历史。
据说日本有很多的稻禾大社,但最大那个在京都的伏见。这里以千本鸟居出名,一个个像拱门一样的橙红色鸟居,都是由企业或个人捐赠,在一些鸟居道的入口处,可以看到名码标价,按照大小,位置的不同,鸟居的价钱也不尽相同。一排排地布满了山道。有的高大一些,有的矮一些,连在一起并列一排,形成了一条长长的隧道,人走在里面,看着上面黑色毛笔字,感悟着那些捐赠人的愿望,如在时光里穿梭。
京都的寺庙众多,寺庙建设之初的目的不同,有的为了给大众祈福,有的则是为了纪念一些重要人物,比如高台寺,丰臣秀吉的妻子为了纪念他而建,寺内园景别致,更有第一次所见的银沙铺底作为一景,据说夜晚月光之下反射尤为好看,可惜未曾一见。
再说一说东山文化,它以建筑的枯淡、幽玄为特点,自日本中世纪一路传承至今。除了主体建筑外,枯山水庭园也是东山文化的一种表现。庭院中的向月台与银沙滩值得游人细细品味,精白的石子被打造出简洁的线条,造型朴素却意韵深长,这正是东山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清水寺宏伟壮观,它是东山文化的代表性名所,因一位高僧寻找灵水而开山。二十年后,征夷大将军田村麻吕为祈求妻子生产平安,在此建立堂塔。
金阁寺本名是鹿苑寺,因寺内舍利殿的外墙全部贴以金箔装饰而出名,故称为“金阁寺”。寺院始建于1397年,原为足利义满将军的山庄,这位将军正是《聪明的一休》中利将军的原型。据说以金阁为中心的庭园为“极乐净土”,寺前的镜湖池与金阁相互辉映,尤其在晴天风景极好,金阁倒映在湖中,身与影交相辉映。无论是深秋的似火红叶,还是冬季的白雪银装,都可映衬出金阁寺的别致。
银阁寺位于京都东山山脚下,是一座禅宗寺庙,建于15世纪末。这里是足利义政将军效仿其祖父建造的金阁寺而成,境内有一栋被称作“银阁”的建筑。“银阁”内供奉着观音像,这座小寺庙作为京都文物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银阁寺的庭园别出心裁、池塘和庭院里由白沙堆成的山形向月台让银阁寺显得格外清幽,还有隐匿在山林中的景致,游人可拾阶而上,感受“东山文化”的独特风格。可惜未曾深秋或冬季来此,无缘欣赏枫叶和白雪共舞之景。与金阁寺相比,这栋两层建筑要显得朴素很多,却也正迎合了东山文化枯淡幽玄的特点。
银阁寺外有一条疏水小路,伴水而成,就是著名的哲学之道。小道春可赏樱,秋观红叶,两旁有既有民居,也有寺庙,饭馆。这条小路一直通往若王子神社,周边还有京都大学。据说,之所以称这条小路为“哲学之道”,正是因为出身京都大学的哲学家西田几多郎喜爱在此散步。
鸭川河静静的流淌,去的时候是枯水季,河底的石头都露了出来。这是京都的母亲河,从大阪到京都,战国时代的日本发源于此。
看见几个花间小路的艺妓,脸上涂着厚厚的白粉,晚上在一个居酒屋里会有他们的表演,而且有些艺妓也是可以陪喝酒的。到京都必做的三件事之一就是跟艺妓喝酒。
京都之行匆匆忙忙,每天行走于古代与现代之间,上午出门,大半天游走于大社寺庙,午后就开始混迹于各种商圈,各种服饰小吃让夫人逛得乐不思蜀。
京都一瞥,时间短促,难以深入,所见所感所想仅浮于表面,对日本的民俗风物略窥一二,是以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