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外的日子

窝在宿舍里读了半下午的《荒人手记》,暂时结束了几天忙碌的全职生活,终于发现还是读书好啊。

这是一部边缘话题的小说,作者是台湾的朱天文。文字凝重华丽而又彻骨的犹如末世来临般的荒凉。平心而论,台湾人的文字功底胜过大陆。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花很久才读完,读的很吃力也很入迷。

前几天早起去赶公交车,车上静静的坐着满满的困顿的人,脸上是奔波劳苦之色。大家都抓住公交车上这段时间补觉。

昨晚去参加青年团契会。之前看到一个老人伏在路旁,低下头,面前放着一个小盒子。有路人从旁过,默默地放上一些钱,默默地走过。老人会隔段时间换种姿势,也会在路人放下钱后,拿出来数一下。目睹良久。她和我姥姥年纪相仿啊。

假如有一天我真到了那个梦想的国度,我势必会让那里的三轮车夫载我一程,而在我的想象中,我定会付过车钱后愧疚而逃。看《恋恋三季》,对有怜惜目光的三轮车夫心生敬仰。如果一定要体验而去做他同行的乘客,怎么也是一种侮辱。

卑微的人。因苦难而卑微的人。或因苦难而伟大的人。

切格瓦拉说:我怎么能在别人的苦难面前转过脸去。

可是我什么都没做。

当晚大家唱到赞美诗,其中有句大意说:黑暗的角落里,不曾被安慰的灵魂。

有琴声,有木色吉他,有一群正当最好年纪的年轻人,有欢笑,有争辩。温暖的团体生活。照例是默默地坐着,听着,笑着,想着。未置可否。我知道的存在。我依旧的偏离但又不知何所往的疏离。一直都在而我看得到方向却在迷失。始自童年早慧的绝望,清澈如水的少年心境,及至以后的不管不问佯装不知不识和现在得其门而不入。太久的旁观者,只愿做旁观者。胆怯的人,惧火与热。

这么多的错误这么多的欲望,写在脸上,写在世风上。

真是无知无识的好。

然而我终究是平和的底色,知晓虚空而愿坚强独立的生存。我在翻赞美诗的时候,感觉到的存在让我心生忧伤。为什么反倒是年龄渐长疑问越多越觉一切犹疑不定越没有当初的信。

夏夜里高山之巅的清凉夜空。似是不可得之幻境。

且行且记。刚刚开始,而青春已在衰亡,一切没有回头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