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脊梯田距桂林七十多公里,据本地司机讲,山路较多,路也较窄,不建议外地人驾车前往,宜跟团前往,且价格不高。恰好,所住宾馆有旅行社的人员驻守。
两相比较,我们选择了跟团出行。也好,开了几天的车,终于可以轻闲一下。坐车出行了,早上七点半,车到宾馆,上车后,发现一车人来自四面八方。
车一开动,导游便开始介绍桂林的风俗民情。不一会儿,就被车摇睡着了。醒来后,车已到义江缘。这是一个瑶族风情的村寨,沿着窄窄的小路向上走。瑶族同胞的日常生活情景静态呈现在那儿,供我们参观了解。瑶族民居多为木制结构,房屋多修筑在山坡上。故用粗壮的树木做支撑,离山坡坡面一米多再搭建平板起楼,房屋多为二至三层。粮仓则单独建在一旁,圆柱锥顶,防潮防火且防洪,体现了瑶族子民的智慧。接下来依次有红瑶族的长发秀、白裤瑶的歌舞表演,总体感觉一般,没有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歌舞表演好。而其他还有摸千年乌龟头祈福,拜盘古塑像等近乎迷信了,不提也罢。
来到出口,先前被莫名拍照的像片摆在路边,说是15元可拿走,我直接拒绝。
上了车,直接向山上走,初时路况不错,渐往上,路越来陡窄,弯越来越多,越来越急。到龙脊梯田山脚,再换乘景区车至半山腰,导游动员大伙乘缆车上梯田顶部,说是在缆车上更好欣赏梯田的美景。我们动了心,等候了很久,才轮到上缆车。
轰隆声中,我登上了缆车。开始很缓,梯田一点一点显现在身下。
缆车渐渐升高,一条条梯田层层而上,象一道道绿色的台阶,攀援而上。梯田里水稻长势喜人,山风一吹秧苗此起彼伏,碧浪滔滔,一波未逝,一波又起,恍然间,山仿佛活了一般,向缆车上的我们送了调皮的笑脸。也许在秧苗眼里,我们已成了笼中鸟,被挂在钢绳上,呆呆地滑过,供他们取乐呢。心生此念,再向下时,那些秧苗已不再掩饰,笑得前俯后仰、东倒西歪呢。
我顾不得秧苗的嘲笑,也不顾笼中的闷热,抹抹狂涌的大汗,便拿起手机透过上方寸许空隙,对下面碧玉般的梯田猛拍。我把这满山的神奇、满山的美丽尽情摄入手机,待到闲时,再翻出细细赏看。
梯田遍布山梁,由下而上,道道田埂,顺着山势,形成一条条舒畅的曲线,这是一代代瑶族人在穹顶之下、在跌宕起伏的群山之上用智慧的双手画出的最美的线条。
缆车带着我们继续上升,白云在我们头顶散漫地飘过,梯田在我们身下缓缓地延展,让我们看见她更多更美的容颜。有的稻田水色鲜明,像一面小水镜,闪烁着天光云影;有的稻田水流汩汩,泠冷作响;稻田时宽时窄,视线在稻田上滑翔,渐觉那稻田像一条舞动的绿绸,能歌善舞的瑶族人民大山之上舞出震惊世界的壮舞,他们一年一年,从春到秋,瑶族人民用坚定的信念与勤劳的汗水将绸缎由白灌绿、由绿变橙变金,再间五彩山岚、七色流云,创作出天地间最为壮观的画卷。
眼前葱绿的梯田,待到秋来,挨成金黄,那该是多么的辉煌。
终于,缆车到达山顶。峰顶筑有三层环形的观景长廊,游客们汇聚于此,寻找相宜的黄金位置,拍照留念。凭栏俯瞰,梯田由上而下,慢慢铺开。仔细一看,田埂并非石砌,全是泥筑。想来瑶族的先民,不知立下多大的宏愿,付出多大的辛劳,才将这穷山恶壤改造成良田沃土,才将深山老林建造成世外桃源。
放眼纵望,不只此山梯田层层,四周山脊山窝都满布梯田,无一例外,这真是人世间最最绝美的所在。真可谓云山苍苍,梯田泱泱。瑶族丰功,山高水长。龙脊梯田,百世流芳。天人合一,代代安康!
文/白美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