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高的人就能收获高价值感吗?我觉得不能,收入是不能够和人生价值感直接划等号的,收入只是保障了我们的基本生活,那么人生的价值感,我觉得是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去获得的。只有你整个人不断的在前进,你不断收获更好的自己,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以及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活状态中,你才能收获满满的价值感。
具体我们该怎么做呢,人要成长就要获取新的知识,那么我这里就给大家分享三个获取新的知识的途径,分别是读书、行走和交友。
那么首先说的就是读书了,读书啊真的是低投资高回报,古人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都是对读书能收获的价值的高度认可。这里我要强调,我们现在很多人,不是不爱读书,相反都读了很多的书,但是好像觉得对自我提升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我想说那是你的读书方式的问题,要想会读书,一定要做好下面几件事。
第一点就是明确态度,那就是专注。既然选择了读书,就要摒弃一些杂音。现在是一个娱乐时代,也是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有太多能把我们思维扰乱的东西了,读书的时候倘若不能专注,读一会儿书就刷两个小视频,回一条微信,那我劝你不要读,这样只能事倍功半。
方法上建议用番茄工作法,给自己设置一个阅读时间,然后就做到全情投入,时间到了再选择休息放松一会儿。这样能极大程度的提高阅读效率,提升阅读质量。
然后就是选书呢也特别关键,那些读着就让人热血沸腾的鸡汤类书籍我不建议你们阅读,因为真的只是满足了读着很爽的体验感,读完之后往往什么也记不住。还有很多人去选择读好多的高大上类书籍,把读书当成挣面子的事,觉得不读几本哲学书、心理学书和社会学书就不够高端。但是这些书往往很难读懂,或者说和你现阶段的所需解决的问题和目标并不挂钩,那么这些书是很容易被压箱底的。成年人的时间宝贵一定要有目标思维,我们要读的书一定要选择要么能够帮助你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要么能教给你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的书。这里也可以去请教你所在领域或者是你想了解领域的专家前辈,让他们为你进行书单推荐,这也是选书的高效方式。
最后一点就是方法了,可用来阅读的时间很少,可是要读的书有很多,怎么办?答案是分类,有些书对你来说只需要泛读,有些需要精读。那么建议把泛读类书籍先通读一遍,这个过程中把非记不可得内容标记出来,然后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这些要点串联起来,拼出这本书的骨架。那么对于精读类书籍呢,应该完全放下对阅读速度的要求,建议你作为案头书,随时翻,慢慢读。
接下来说获取新知的第二个途径,行走有力量。那为什么说行走有力量而不是单纯说旅行呢。
因为这二者有本质的区别,旅行侧重于休闲放松,而行走呢,是有目标的。
要想把旅行变成行走,变成获取新知的重要途径,我告诉你最为关键的几点,你用这几个要素做一个攻略,相信你的旅程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第一,你的目的地有没有你想学习领域的行业大咖,或者是你敬仰的前辈?如果有,看看有没有可能去拜访一下,哪怕需要绕一些路。
第二,这里有没有让你心生向往的企业,想办法走进它,体会它的魅力所在。你可以以面试者或者是参观者的身份走进它。只要你想,方法总会有的。
第三,一个合适的同行者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合适的标准不在于你们关系亲疏,而在于他身上是否有你想要学习的东西,跟他一起出行能否让你获益匪浅。相信你身边总有让你钦佩或者想要成为的那类人。
那么真能做到这样,那么就能通过行走获取力量了,也成为了提升自我、获取新知的重要途径。
最后说获取新知的第三个途径,交友。关于如何通过交朋友更好地获取新知,我给你分享一个靠谱的方法,叫作七个人物法。这个七个人物法在萌姐的效率手册上有写,七个人物法是用来帮大家确定目标的。我建议大家把自己最想成为的七个人列出来,因为这是一个长期的目标,所以选的人物最好是非常优秀的人物,然后把他们身上你最希望具有的硬本领选出来,每个人身上选一个,一定要具体。剩下的就是想办法修炼这些硬本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