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一生之中的扛鼎之作——《作为意志及其表象的世界》,是极其经典的巨著,但这本书对于不太有哲学基础的人来说,是非常枯燥非常难接近的,我是看了十几页就看不进去了。但是在2月份的水星课程中,我获得了一个近距离了解这本书的机会,经由老T对于叔本华《作为意志及其表象的世界》的讲解,得以一瞥意志世界,表象世界是为何物?
虽然老T为我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哲学大餐,但是鉴于我的知识经验基础,也只能抓起桌上的牛奶喝几口了~(此典故源于课上小陈同学的一个比喻,他说哲学就像干巴巴的饼干,而老T的讲解就像一杯牛奶,让这干巴巴的饼干不再难以下咽)
整理课程中我印象最深的几个点如下:
1.对于人类共性无奈时的静默
近来对一句话比较有感触“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难去怪别人了!”(当然我不认同只以年龄增长作为前提)
因为每个人都有他们的苦衷、无奈和那块难以逾越的表象世界的天花板。
老T在课上提到叔本华将表象世界分为四个层级:矿石的世界、植物的世界、动物的世界和人的世界。
而把这种层级划分折到如何看待一个人的视角上,特别是一个咨询师的视角上也是很有意思的,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知到边界与空间。处于植物世界的人,他们平铺直叙的扁平叙事中,只有抱怨,他们痛苦难受却又动弹不得。处在动物世界的人,他们开始有了改变的意愿,但总是不着方法策略,用力过头,无法停下来思考反思一下自己。来到“人的世界”的人,他们与人之间是不隔绝的,他们能与你探讨,但同时可以很好的分清,你是你,我是我。他们叙述的过程中可以停下来,听听你的想法,然后站在第三维的角度开始反思。这像极了一个好咨询师的状态——有边界和空间感,没有过度的渴求。
而处在矿物世界的人,他们麻木迟钝,不动情感,因为他们害怕建立关系,所以他们甚至来不到咨询室中。
当我们具备了这样的视角再来看周围的人,我们不再怪他们这样那样,因为我看到了顶在他们头上的那块他所处的表象世界的天花板,并且明白,那是难以逾越的。想要穿越,那得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同时我们也看到自己头上的那块天花板,对自己也是万般无奈。
于是面对人类共性的无奈时,我们不再怪罪任何人,我们选择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