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韵悠长,勤学善思绘党辉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围绕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和保障激励作用。纪律既明确了不能触碰的底线和边界,也为党员、干部干净干事、大胆干事提供了行动准绳。遵规守纪,就会拥有干事创业的充分自由和广阔空间。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党员干部必须掌握党纪学习这一武器,勤学善思,实干为先,让党纪在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熠熠生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强大力量。
以“纪”为纲,勤学不辍,让党纪深入人心。“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党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党员干部持之以恒地投入时间与精力,方能取得实效。正如古人所言,“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党纪学习的道路上,党员干部应始终保持“一日不学,如隔三秋”的紧迫感,将党纪学习视为自我提升、党性锤炼的必经之路。这份专注,不仅体现在对党纪条文的反复研读上,更体现在对党的纪律要求的深入思考上。党员干部需通过细致入微地学习,深刻理解党纪的内涵与精神实质,将党纪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拓宽学习渠道。无论是参加理论研讨、聆听专题讲座,还是接受警示教育,都是提升党纪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同时,充分利用手机、书籍、新媒体等多种平台,实现学习资源的多元化、便捷化,确保党纪学习入脑入心,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行动中的“指南针”。
以“纪”为尺,善思不息,让党纪明晰于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党纪不仅是党员干部行为的准绳,更是心灵的灯塔。在学习党纪的过程中,党员干部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通过深入思考,把握党纪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这种思考,不是浅尝辄止的浮光掠影,而是深入骨髓的刻骨铭心的领悟。“吾日三省吾身”,党员干部应以“思”为舵,常思己过,常省己行。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思想言行,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是党员干部永葆清正廉洁政治本色的关键所在。同时,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律,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不断锤炼党性,提升自我修养,确保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始终坚守初心,不越红线。
以“纪”为镜,实干为先,让党纪彰显于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纪学习教育的价值真谛,在于将理论的光辉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真正造福于民。党员干部应紧握党纪国法“方向盘”,确保权力运行于为民轨道,勤勉工作以回应民众期待。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每一项举措中,党员干部都应将自我提升、自我规范融入其中,确保学纪、守纪、用纪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彰显力量。要怀揣“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为民情怀,深入基层,倾听民众心声,细算民生账单,精准把握群众的所忧所急所愿。依法依规高效解决群众难题,累积民众的信任与支持。要常走田间地头,常坐百姓炕头,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将党纪学习教育的精神实质转化为服务群众的扎实行动。通过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纪教育带来的变化与成果,不断书写人民群众满意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