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之争,或许没有对与错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观点之争司空见惯,从普通的俗人到知识渊博的专家学者,都逃脱不了观点之争。

对于孩子学习,有人认为孩子要严格给予压力,有人认为要宽松并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公司考勤,有人认为要严格执行,有人认为应该弹性工作;

对于经济管理,有人主张政府少干预,有人主张政府要多干预;

对于经济领域上的争论,哈耶克与凯恩斯的观点争锋相对了一辈子,但是他们到底谁错了?

而事实上,哈耶克与凯恩斯又是一辈子的朋友,或许我们有时候过于关注对与错的区别。

我们要关注的是每个观点在在具体场景下产生的效益,也就是说,知道一个道理,跟知道这个道理在具体场景下产生的效益,是两码事!

例如,中医说西医治标不治本,西医说中医没有科学依据,如果相互攻击对方的思想,必然没有结果。

但是它们之所以能这么久地存在,就说明它们本身都是有道理的,只是什么场景下用中医来解释,什么场景下用西医来解决,它们的边界有都在哪里,有比较大的争议。

所以,只要能成为理论,大都是有用的,平时,我们总想要反驳对方的理论观点,你举出对方理论的一大堆问题,他举出自己理论的一大堆理由,这样往往会导致激烈争吵无功而返。

终究,我们要关注的不是对方理论的对与错,懂得理论不是智慧,懂得理论的边界才是智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