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女儿马上上小学了,涉及到和父母分房睡的问题,她说自己有教育孩子对于性别的概念(例如,不能让别人看你的小屁股)分房睡不着急。
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一个小男孩找邻家女孩儿出去玩,女孩不让男孩进门,说,妈妈告诉我不让男生看到我穿睡衣的样子,而考虑到玩游戏重要性的女孩稍后说,你进来吧,我把睡衣脱了。
两小无猜的年龄可能无法理解父母的教诲,而父母也不懂孩子的脑回路是怎么走的……
白天不懂夜的黑,很多人和事,得不到重视和欣赏,其实只因你不懂,不懂如何欣赏它的美。从前一直不懂红楼梦到底好在哪里,晦涩难懂,人物还这么多,情节还没有西游记好玩儿。后来听蒋勋讲好的诗人,可以轻松转换角色,写男诗气势恢宏金戈铁马,写女诗就隐隐切切千回百转,宛如他就是那个女人。霸王别姬里,张国荣人戏和一,仿佛他就是那个爱入骨髓的蝶衣。把自己完全换做一人,就已经成千古绝唱。而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可以做到站在所有人的角度说话,囊括男女老少,社会各大阶层,这部巨作没有主角,曹雪芹,是尖酸刻薄的王熙凤,他也是敏感细心的林黛玉,他一人换做数人,想到这里,叹为观止。
第一次去听音乐会,我不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听的如痴如醉,哪怕“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我也只能说,好,然后呢?直到有个朋友和我说,你可以把音乐当成人的一生来看,有年轻的激情澎湃,有中年的沧桑压力,有老年的恬静淡然,而最精彩的,并非激昂,而是留白,是琵琶行里“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部分,就好像一个历经岁月的高起低落,人事的追捧与背叛之后,你反而可以来享受生命最纯粹的美,不悲不亢,不高攀也不将就,仿佛“此去前程似锦,回来时仍是少年”的感觉。当自己年近30,再次听音乐会,身感其是。
从前,我并不喜欢看小说,虽然也看得懂,像白夜行,最终抒发的一些人表面光鲜亮丽,其实内心活在黑暗里。就像我们很多人,都把自己美好的一面放在大家面前,而内心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一样。但,小说,多是故事,和看电影比,继费时间又不够满足眼球的需求,也不能像工具书,给我的生活带来革命性变革,那为什么要看?也没什么用呀?
直到写作小组的陈林,前几天的一篇文章,从细节处理上让我明白,很多人看过著作翻拍的电影,都会更喜欢原文,就是因为里面内容丰富,细节处理更到位,就像福尔摩斯一样,让每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的描写,都经得起推敲。这才是多媒体视频盛行的今天,读书,写作,比视频更吸引人的地方,而我们很难做到。
作为少年,是不理解“少年不知愁滋味”的,青春期的我们,目光就那么短,父母不爱,对象吵架,考试不好,都足以让那时的我们觉得不想活了,而真实的愁,只有长大了才会理解。
无论是子女父母,亲人爱人,小说,音乐会,甚至我们自己。当我们感觉难以理解时,其实并非真有问题,可能,只是你不懂,你可能需要学习,需要经历,需要等那个住在你内心的孩子长大,告诉自己,你已经是中流砥柱,上有老下有小,你可以做的比现在好。
最近江歌案,在网上传播甚广,可能在一个不顾他人死活的家庭长大的刘鑫,永远不会理解江歌的善良和牺牲,在她接受的教育里,应该没有感恩这一项,我相信时间长存,当刘鑫成为父母,当她在弥留之际,或许,她会反观人生,会更懂自己。
人生的长河,总会在逐渐流淌中洗涤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更懂他人的痛,更明白自己错。即使很多事,我们依然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