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我听樊登讲的第一本书,叫做《正见:佛陀的证悟》。听完这本书就一发不可收拾,先是订了得到APP的樊登速度专栏,听完其中的书之后,又去樊登读书会APP订了会员,其实樊登速度和樊登读书会内容是有重合的,属于重复消费。而我之所以做这个公众号,也是因为受到樊登读书会活动分享读书笔记连续30天送两本书的活动影响,在写公众号的同时占点小便宜。
这本书的作者叫做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是一位尼泊尔人。很可惜,这由于涉及宗教问题,音频已经听不到了。不管哪个宗教都有一些极端分子,自己的宗教是说不得的,和信徒讨论宗教经常有被对方口头上扔下地狱的风险。当然了,也有些宗教的信徒还会把不敬的人从肉体上消灭。
关于佛教,我听某位师傅说,其实分为三种。笃信佛教的,磕头供养,求官求财;崇尚佛学的,精研教理,学无止境;坚信佛法的,实修实证,勇猛精进。我个人是无神论者,但是我觉得佛家的学说对于自身还有些帮助的,就“佛教”“佛学”“佛法”中,我还是希望可以了解一点佛学,习得些许佛法来改善自己。
和《正见》这本书一起购买的,有同一个作者的《人间是剧场》。可惜后者太深奥,看不太懂。而《正见》却可以算是佛教的科普入门。
书中提到一个佛学的基本概念,就是“四圣谛”。用作者的话说,只要你心中怀着这“四圣谛”,就是一个修行的人。四圣谛便是“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所谓诸行无常,说的是世上的一切都是在变动的,没有一个统一的准则。着放在古代可能有些难理解,农耕时代的人一辈子每一天可能就重复着前一天的行动模式。而当今社会,特别是近20年来进入信息时代,大家一定会有感慨,一切变化实在是太快了。今天看新闻,10年里中国首富全换了。而把时间拉长,人总有生老病死。更没有必要因为失去一些东西而悲痛,因为世间本来就是无常的。无常可以是一件好事,无常代表着变动,有变动你才可能原来越好。
所谓诸漏皆苦,“漏”就是情绪的意思。所有情绪发自于哪里呢,我个人理解,是对失去的恐惧。高兴和悲伤其实是基于一个量变达到质变的过程,如果你失去一样东西会感到悲伤,那么得到一样东西的物欲就会感到高兴,是一体两面。类似于-100和100的关系,而双方的转换其实是基于这件东西的需求,也就是因为没有这件事物你就会感到恐惧,所以会产生对这件事物的欲望(贪婪),有了贪婪之后,才会有多和少的区别。佛家讲的三大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无畏”和“财”“法”可以同样处于三大布施中,就是为了对抗恐惧。
所谓诸法无我。便是说“我”是“空”的,“我”是不存在。你其实并不能掌控你自己,“你”不过是受到过去和外界影响的躯壳而已。用《人类简史》中的说法,人的所有行为不过是由一堆复杂的算法组成的,本质上和街上的自动售卖机没有任何区别:你投进去一枚硬币,而自动售卖机调出一瓶饮料。这个算法是从你出生开始受到过去经验和外界影响形成的。人就好像一个超超超超级的计算机,外界把各种各样的数据不断的输入给你,然后你不断的回应外界,并且调整算法。
“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其实都比较好理解。当时我看完书很长时间无法理顺的,一直是这第四条“涅槃寂静”。而关于涅槃寂静,书中写的是“横出”。关于“横出”,心里第一个想到的关联词是“横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其实看的时候大概的理解是,如果对于一件事的起因结果有知觉,知道事情是怎样系统的发展的,就不会太过于“我执”。就比如某位和尚切菜砍到手之后,就会说:“啊呀!没有想到痛的“我执”这么难以去除,这个我执真是厉害。”,因为他从系统的高度来观察自己的感觉,反而有一种轻松的幽默感。
达到涅槃的方法,我想,你前三条圣谛的结合。由理解无常所达到的系统性的观察高度,由理解皆苦来破处恐惧,由理解无我来达到无分别心。在另一个层面观察自我和世界。
首先,如果能认可大家都是一样的,就达到了“无分别心”,很多大师不仅觉得人和人是无分别的,还觉得人和动物是无分别的,所以不杀生。我想如果把大家都当做是原子组成的,可能路边的石头都和自我是无分别的,甚至佛家有一个很高的境界叫做一花一木都有佛性。
其次,破除恐惧。举个例子,我们很多负面的情绪,无非是对于自己无法掌控一切的恐惧罢了。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本能都会寻找一个罪人,为自己的不幸负责。这个罪人,可以是别人,也可以是自己。不管确定罪人是谁,心灵上都会有一种破坏。而如果通过修行,提高看事物的角度之后,了解了其中的因果。你会发现,根本就没有罪人,一切都是因果循环而已。就跟自然规律一样正常,举个例子,你会因为下雨而怪罪某人吗?如果你不会,是因为你对因果的认识已经因为时代而很进步了。原始社会求雨时是可以杀人祭祀的,在他们的心里,下不下雨了可能真是因为身边有人干了坏事,是天罚。
于是乎,通过对于看待事物的视野提升,破除自己的恐惧,不再执着于“我执”。在不断的修行中,从“天下没下雨并不是老天给我的惩罚”到“刚刚看着你的金链汉子并不是“你瞅啥”的想打架。”做到认知的提升。很久之后,你会发现你和之前的自己完全处于两个世界里。很多人有这样的感觉,十年前的自己特别的蠢,和现在不像是一个人。因为认知升级了,自然就“横出”三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