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深情都不会被辜负(《涉江采芙蓉》第二课时实录)

        继续学习《涉江采芙蓉》,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涉江采芙蓉》的情致婉转,余韵悠长,令人回味不已。第二课时我决定领着孩子们继续领悟文中的深情。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朗朗的读书声又响起来了。即使是齐读,孩子们也有要求,读的不齐,读的声音不亮,就会有孩子质疑不满。这首诗韵律整齐,情韵悠扬,加上昨天细致深入的探究,孩子们读起来尤其动听。

        我由昨天的探究结果引入,强调这首诗是一名在外宦游的男子以女子的口吻所写的思念游子的诗歌。

      我说,诗人用这种悬想法婉曲传情,情谊深厚绵远。而且诗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情谊的方式也尤为真挚。我就询问,这位女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孩子们说,她很美丽,因为去采芙蓉。又说,她很深情,因为要采芙蓉送给她的心上人。还有说,她很痴情,因为她要涉江采芙蓉。孩子们七嘴八舌,描绘出来一位美丽多情的女子。

    我说,那女孩子为什么一定要采芙蓉送给自己的心上人呢?这个问题有点出乎孩子们的意料。我继续提醒。我问,芙蓉是什么花?有孩子说,是荷花;有孩子说,是莲花,有孩子说,叫菡萏。我说,对,莲花就是荷花,菡萏就是含苞待放的荷花。那为什么要采荷花送给爱人而不是别的花呢?有孩子说,因为荷花美丽,有说,因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我说,哦,是因为荷花美丽而又有高洁的品质啊!我说,那她采荷花送给心上人,说明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子?孩子们说,是美丽而又品质高洁的。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女子人物形象的特点:美丽、多情、高洁。我又问,那说明她心目中的爱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孩子们说,品质高洁的。我说,对,采芙蓉一方面表达了女孩子对待爱人真挚的情意,另一方面也说明女子是一个品质高洁的人,她追慕的爱人也是一个品质高洁美好的人。她觉得唯有采芙蓉才能表达自己最美的祝愿和心意。然后我又说到,其实,芙蓉在古代谐音“夫容”,见芙蓉采芙蓉而思念丈夫,更有托物起兴之意。而莲花又是江南常见之物,由“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诗中可见,江南女子采莲既是习俗,而莲子莲藕均可买卖,也可能是女子平时赖以维持生计之物。由眼前平常景物起兴,是《诗经》中常见的比兴手法,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继承。而屈原也在《离骚》中用“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来象征自己高尚美好的品德。这些都在此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然后,我说,赠物以寄深情,古已有之。在我国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折柳”一词寓含“惜别”之意 。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歌词是:“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 ,愁杀行客人。”还有“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借红豆以寄相思之情;更有后人为表思念之深,友情之深厚,写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 《赠范晔》陆凯)”,要将那江南美好的春色借一支梅花寄给友人,希望他能与自己共享这江南美好的春色。我说,古人表达情谊的方式真挚不真挚?动人不动人?孩子们说,真挚,动人。我说,对,真挚的情谊最动人,那满怀真情厚意的物品也因有了这动人的情怀而愈加珍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古人以情为重,在诗歌里得到充分的体现。男子远离家乡,思念妻子,想像妻子此时也一定在思念自己,便以妻子口吻写下此诗来寄托思念之情;更在诗中设想妻子也在此诗思念自己,想像自己遥望家乡苦思爱人的愁苦迷惘,最后发出“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哀叹,真是情深意挚,用情至深。用语清丽自然,真挚质朴,情意绵远,令人叹惋。

      最后,我说,全诗在表达这种真挚的情感时,既直抒胸臆“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又含蓄委婉“涉江采芙蓉……”。同时虚实相生(采芙蓉与还顾),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拓展了诗歌的空间,使诗歌意蕴更为深厚。

      总结:《涉江采芙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表现游子思妇的强烈情感;运用悬想手法,在虚实结合中强化了夫妻之爱以及妻子对丈夫的深情。

      补充注释:

    李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风俗: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十里长堤,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白居易《青门柳》“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鱼玄机《折杨柳》“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折柳赠别”蕴含着一种对友人“春常在”的美好祝愿,也喻意亲人离别家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

      折柳赠别始于汉朝,亦是我国流传甚久的送别习俗。据《三辅黄图·桥》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在都城长安东门外有座灞桥,灞河两岸柳树成行,被世人称之为灞桥柳,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送别离长安东行的亲友故旧,多在灞桥停步告别。 这里的岸柳排排,柔丝荡荡,送行者取“柳”和“留”的谐音,折柳赠别,既表达依依不舍的情感,也寓意人去他乡,宛如柳木随遇而安、发展壮大。到了隋、唐时期,折柳赠别更为盛行,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记述这种习俗。隋朝的《送别》诗这样写道:“杨柳青青着地重,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对折柳赠别之情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灞桥不知送别了多少离别情,日久天长,灞桥被人们改称为“情尽桥”、“断肠桥”。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33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508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812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607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2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1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71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0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6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2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9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32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7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06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